中新經緯3月24日電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25日消息,交通運輸部印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第四版)》(簡稱《指南》)。《指南》指出,進口冷鏈高風險人員應實施高頻次核酸檢測。
近日,交通運輸部修訂形成《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第四版)》,要求進一步強化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從事進口冷鏈食品裝卸、運輸等作業的公路、水路冷鏈物流企 業、港口碼頭、貨運場站等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切實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
《指南》調整了高風險崗位人員的核酸檢測頻次,完善了從業人員新冠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要求,強化了進口冷鏈食品運輸信息登記管理,進一步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切實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嚴格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道路貨運渠道傳播。
《指南》明確,貨主或貨代應主動向承運單位提供相關進口冷鏈食品海關通關單證,冷鏈物流企業如實登記裝運貨物信息、車船信息、司乘人員(船員)信息、裝卸貨信息及收貨人信息等,不得承運無法提供進貨來源的進口冷鏈食品,有關單位應積極配合衛生健康、交通運輸、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按職責開展對進口冷鏈食品采集相關樣本及冷鏈貨物運輸車輛的核酸檢測工作。港口企業、貨運場站等經營單位要如實登記進出港口場站的冷鏈食品運輸車輛信息及駕駛員信息。進口商或貨主如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運輸、倉儲等服務,在貨物交付第三方物流公司時,應當主動將相關食品安全和防疫需要的檢測信息提供給第三方物流公司。本地肉類屠宰、加工、經營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的相關質量管理和操作規范,加強環境衛生管理。配合進行冷藏貨物新冠病毒檢疫的港口作業人員及場站工作人員應相對固定,全程正確穿戴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
《指南》要求,高風險崗位人員封閉管理。從事港口碼頭、口岸等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貨物的裝卸、搬運、保潔等高風險崗位人員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盡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高風險崗位人員要相對固定、登記造冊,按照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統一部署實行閉環或者封閉管理;采取一定工作周期的輪班制,工作期間集中住宿、封閉管理,從嚴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場所與居住地之間點對點轉運,避免工作期間與家庭成員和社區普通人群接觸。高風險崗位人員應實施高頻次核酸檢測,具體頻次根據各地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規定執行;其余一線工作人員可每周檢測2次,每次間隔2天以上。高風險崗位人員離崗前,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按國務院及屬地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要求規范開展7天集中隔離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