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東原仁知服務(02352.HK)招股書在港交所正式掛網,招股期為4月19日至4月22日,預計4月29日掛牌上市。東原仁知服務成立于西南地區,在中國提供物業管服務已長達19年,其業務覆蓋西南、華西、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六大區域,深耕以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武漢為核心的一二線城市。目前,東原仁知服務已經形成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三條主要業務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東原仁知服務在16個省份的51座城市擁有325個在管物業項目,包括133個住宅、192個非住宅物業,總在管建筑面積約2,82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物業、非住宅物業分別約2,051萬平方米、769萬平方米。同時,東原仁知服務源自獨立第三方的在管面積由2019年的276.5萬方,占比23.3%,增長至2021年的1410.4萬方,占比達50.0%,市場化進程迅速。
憑借扎實的綜合實力,東原仁知服務連續10年榮登物業百強榜單,在2021物業百強企業中位列20名,同時在北京賽惟咨詢2021年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東原仁知服務以93分的客戶滿意度,位列全國物業行業第一。
在業績與口碑雙增長的背后,是東原仁知服務堅持多樣化業務發展和匠心服務客戶的成果。2019年,東原仁知服務總部落地上海,形成“重慶+上海”雙總部格局。擴大現有城市業務組合,同時進入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新城市發展戰略指引,在業績記錄期內,長三角區域在管面積占比由2019年的8.2%,提升至2021年的27.4%,市場布局得以持續優化。
當前,規模化發展仍是物業行業發展主基調,加之城鎮化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公共空間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這就給了更多企業進入非住宅物業的機會。
東原仁知服務憑借多年的服務管理經驗和口碑,在規模拓展的渠道上,借助有機增長、戰略收購和投資以及與迪馬集團的協同效應,三輪驅動,強化市場化能力,優化物業組合、擴大業務規模,持續鞏固行業地位。東原仁知服務在2018年末正式啟動市場化進程,通過有機增長、戰略收購及投資,強化獨立發展能力。
同時,東原仁知服務開展了戰略收購及投資,快速切入優質賽道、精準補齊市場布局,推進管理業態結構及市場結構的優化。業績記錄期內,東原仁知服務透過7宗并購及投資,如重慶盛都、湖北中禾、綿陽瑞升、上海原集、瀘州跨越、皆斯內集團、盛康集團。極大豐富了客戶群體,包括獨立開發商、政府部門、當地及國際學校、醫院、不同國家總領事館、物流公司、《財富》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分公司等。
如前所說,東原仁知服務7宗沿著價值鏈的收購擴張,不僅助其進入非住宅物業領域,同時也為其帶來更為豐富的客戶群。東原仁知服務多元化的業務組合和豐富的服務客戶,同樣帶來了增值服務的多元化,并推動在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上獲得更高的業績收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東原仁知服務三條主要業務線中,物業管理服務占物業收入的52.7%,社區增值服務及非業主增值服務分別占比24%、23.3%。
東原仁知服務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展,以及上下游價值鏈逐步延展的過程中,為其自身的業績增長及盈利優化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東原仁知服務營業收入11.9億元,2019-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46.1%。從營收構成上看,2021年,東原仁知服務基礎物業服務營收、社區增值服務營收、非業主增值服務營收分別為6.29億元、2.87億元、2.78億元,業績貢獻率分別為52.7%、24.0%和23.3%,呈現出“211”格局。
于此同時,東原仁智服務始終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廣泛響應政府號召,通過招收培養一批專業的人才團隊,為城市空間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未來,多元化的業態將持續催動東原仁知服務擁有更高質量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進而實現服務與產品的全價值鏈提升,穩健地向大物業邁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