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出了五點要求: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全面創新提質,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完善支撐體系,不斷增強消費發展綜合能力;持續深化改革,全力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強化保障措施,進一步夯實消費高質量發展基礎。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國務院辦公廳在《意見》中關注到了房地產行業長期租賃領域。《意見》中提到,要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持繳存人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租賃住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和長租房的權益保障是今后房地產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消費市場內容。
回溯2021年長租公寓情況,蛋殼公寓多次被強制執行、青客公寓無財產可供執行、蘑菇租房成失信被執行人。據《2021年10城畢業生租房報告》,90%的大學生畢業后需要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粗略計算,2022年有近1000萬畢業生涌入租房市場。記者了解到,2022年以來長租公寓的房源相較于2021年更為緊張,同時價格也有所上調。
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釋道,長租公寓的緊缺與疫情有很大的關系,但是2021年長租公寓的頻繁“爆雷”也讓房東更加謹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長租房市場房源緊張、價格也有所提高的情況。
從全國城市二手房指數網提供的數據來看,2022年以來我國的出租房屋量指數確實大幅度縮水。2022年前三個月全國出租房屋量指數分別為156.15、189.4、208.69,這與2021年年底相比幾乎相差100個點位。
圖源:全國城市二手房指數網
因此,本次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文提及,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也給房地產的消費市場指明了方向。
嚴躍進也較為認可這個觀點,他認為,本次《意見》可以從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角度去理解,長租房消費也是當前拉動內需在房地產領域的一個重要體現。此外,他還提及了本次疫情中部分租賃住房領域出現了抗疫物資被挪用的問題,他表示,這嚴重侵害了租客的租賃消費權益,因此從保障消費的角度出發,對于長期租賃領域的關注是刺激或支撐消費領域的重要關節點。
銀柿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十四五”期間也明確提到,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是今年住房制度建設的重中之重。保障性租賃住房著力于解決大城市中新市民、青年人、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群體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原則上沒有戶籍所在地、收入水平等限制。2022年預計將在40個重點城市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這意味著2022年全年“任務單”接近五年規劃的37%。
在不久的將來,“租房自由”或許不再是異地打工人的一大難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