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所謂的基本盤便是,拋開產品、競爭手段這些隨時可變的東西,在長期的不確定中唯一能夠把握的東西。尤其是,當深陷周期之痛的時候,更需要轉過頭,看看手中的資源和武器,走好腳下的道路。
當下,陷于周期性困境中的泛海控股,正是觀察其基本盤的好機會。從去年開始,債務到期、司法訴訟、股權凍結、被執行這些詞匯,便開始纏繞這家老牌民企。
但從最新發布的財報來看,依托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主動求變、困中求進的態度,以及較早圍繞資產處置、多層面引戰、債務優化、風險化解等核心任務,泛海控股正在著力扭轉公司基本面。
比較亮眼的是營收和有息負債。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泛海控股實現營業收入為149.23億元,同比增長6.16%;同期非金融板塊有息負債規模由670億元降至540億元,債務規模壓降超百億。
這一升一降之間,彰顯著泛海控股不推諉、不躺平,積極應對化解困境,并初露成效。
盡管受制于大額計提,高企的財務成本,2021年的泛海控股仍處于巨額虧損,但導致虧損的兩大因素都在隨著時間而降低,而主營業務仍維系正常經營。
說回泛海控股的基本面問題。目前,其核心業務為金融業務和房地產業務,這種雙核驅動便是泛海控股的基本盤。如同支撐飛機翱翔天際的雙引擎,雙核驅動的業務模式,也為其抵御行業周期提供了砝碼。
金融地產良性互補,基本盤持續向好
自2014年泛海控股提出戰略轉型,重心向金融板塊遷移,到2020年官宣變更行業分類,由房地產全面轉型至金融。
泛海控股不斷發力的金融業務,也不負眾望地連續多年撐起營收的大旗,但這并不意味著泛海控股就放棄了地產業務。
在行業普遍下行的2021年,泛海地產板塊也充分發揮了壓艙石級別的功效。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 年公司地產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83.65 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 56.05%。
地產業績主要支撐要歸功于武漢CBD,去年泛海控股圍繞境內核心地產項目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開展工作,以保交房、保回款、保穩定、保經營為目標,努力克服資金、工程、物資供應等多重困難,如期推進多項重點工程的進度,為銷售去化和項目融資創造條件。再加上在北京、撫順兩地項目,泛海控股實現地產板塊簽約銷售金額 64.66 億元,總回款 58.05 億元,為其貢獻了可觀的現金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地產板塊依然擁有強勁的生命力。截至報告期內,泛海控股海內外地產剩余可開發面積為384.13萬平方米,其中武漢CBD便有269.36萬平方米。
尤其是在武漢金融城的利好下,無疑將為土地帶來更多附加值。以去年武漢CBD周邊土地拍賣價來看,距離武漢CBD2公里左右的電影制片廠與漢口飯店地塊,起拍價分別達到 51.3億元和57.7萬元,兩塊地的起始樓面價均約17000元/平方米。
而當年泛海控股存貨成本也就大概2000元/平,據業內人士測算,武漢CBD剩余可開發土地貨值保守就接近500億。
要知道,房地產庫存非同一般商品庫存,不但不會貶值,反而因市場復蘇時,資產暴力增長。
目前,武漢金融城持續推進中,并且地產行業政策底已顯現,這樣意味著地產板塊今年依然能為泛海控股提供業績貢獻。
不僅如此,泛海控股海外地產同樣有觸底反彈的趨勢。據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統計,3月份,美國房屋銷售價格中值環比上漲6.2%,達到41.27萬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為2013年以來的最大月度環比漲幅。
而泛海控股在美國房價領漲的夏威夷和紐約地區還有約66萬平方米可供開發的建筑面積,變現還是經營或許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再來看金融板塊的業績表現。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金融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64.83 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 43.44%。其中,表現頗為亮眼的是亞太財險,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 60.10 億元,同比增長 9.15%。
但受車險綜改、河南客戶水災等因素影響,全年虧損約 6.60 億元。需要注意的是,像車險綜改和河南水災這種均為概率事件,按照亞太財險發展增速來看,在2022年確實值得期待。
除了亞太財險外,民生證券、民生信托作為泛海控股曾經的金融業績主力,由于出表以及風險減值計提等諸多因素影響,并未對業績數據有過多貢獻。
不過,值得期待的是,民生證券被傳籌備IPO,而泛海控股仍持有其約 31.03%股份,系其第一大股東。如若上市成功,勢必也將為泛海控股帶來豐厚的股權收益。
現在看來,泛海控股的金融和地產兩大主營業務,如今正在形成良性互補。正是這種互補的優勢,讓泛海控股在負面纏身的2021年,交出一份可以說是“困境中看到希望”的成績單。
有息負債降超百億,多措并舉不躺平
除了業務基本盤的穩固外,在去年泛海控股主要精力投入在降負債的工作上。依靠豐富的核心區位土地儲備、有競爭力的金融業務布局,通過資產優化處置,多層面引戰工作,以及多措并舉,有效推進債務減量化解。
如資產處置層面,去年,泛海控股以約 30.66 億元轉讓了武漢CBD宗地 20 項目,以約 22 億元出售了浙江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100%股權,并完成了武漢中央商務區泛海創業中心等資產的轉讓工作。
此外,境外資產處置工作則受疫情影響大幅滯后,需要進一步加速,除夏威夷項目地塊之一已完成出售協議簽署外,其他項目基本處于意向接觸或協議洽商階段。
不僅如此,為提升公司經營能力和經營質量,以及為公司引入豐沛現金流,助力公司調和階段性資金匹配矛盾,泛海控股還在加大力度引入戰投。
去年,泛海控股所屬的證券、信托、保險板塊引戰工作均取得一定進展,包括上海灃泉峪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 23.644 億元獲得民生證券約13.49%股權,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以 6.5 億元獲得民生信托約 5.95%股權等。
據悉,泛海控股也在同時推進武漢公司、亞太財險的引戰工作以及公司旗下類金融牌照股權合作或轉讓工作,已有多家意向投資人在洽談中。
據財報數據顯示,經多方努力,該公司非金融板塊有息負債規模,由去年的670億元降至540億元,債務規模壓降超百億。
不過,眼下泛海控股債務壓力依然不容小覷。泛海控股對此表示,2022年是公司化解風險、脫困突圍的重要一年,任務重,挑戰多。公司將迎難而上,以穩定公司經營、改善公司流動性為核心要務,全面部署、著力促進經營提質增效,鞏固企業發展根基,并全力推動資產優化處置、多層面引戰等重點難點工作,爭取盡快實現公司戰略性瘦身,從根本上改善公司基本面狀況,實現公司系統性整體性重整,推動企業企穩回升、業績重塑增長。
就眼下而言,泛海控股更像是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寫螢火蟲:
眾所周知,它的身上還帶有一盞燈。它會在自己的身上點燃這盞燈。在黑夜中,照亮前方的行程。
面對漫長反復的疫情,云詭波譎的周期,泛海控股始終在從容以對,就像是一只螢火蟲,點燃微光直至走出至暗時刻。
畢竟,穿過大時代的煙塵,至暗前方便是白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