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受到多地疫情影響,很多公司經營生產受到擱置,隨著上海、吉林等地方的疫情緩解,復工復產成為當下迫切的問題。
如何盡快暢通供應鏈,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物流運輸是破題關鍵。4月27日晚,同花順(300033)、銀柿財經聚焦疫情中物流行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以及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等問題,舉辦線上專題論壇活動,邀請到順豐同城首席技術官陳霖、首席財務官曾海林以及長江證券(000783)交運行業首席分析師韓軼超為投資者答疑解惑。
政策打通物流“堵點”
3月上旬以來,各地疫情反復,部分快遞中轉中心、網點關停,多地快遞出現階段性中斷,部分電商平臺也出現了發貨延誤或暫停發貨的現象,對快遞物流業沖擊比較大。
根據長江證券提供的全國公路貨運指數,4月19日至4月25日,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MA7)同比下降25.9%,而2020年武漢疫情時,整個一季度公路貨運量下降了25%。分省份來看,疫情嚴重區域公路貨運影響顯著,比如上海目前該項數據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5%,吉林的該項數據則同比下降了75%,并且上海的貨運物流指數一直處在低位,目前還沒有快速抬頭的跡象。
不過4月11日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各項保通保暢政策,包括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以及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統籌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圍繞“全力暢通交通運輸通道”“優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全力組織應急物資中轉”“切實保障重點物資和郵政快遞通行”“加強從業人員服務保障”“著力紓困解難維護行業穩定”等方面對貨運通行管控進行了統一規范。關停的收費站、服務區開始逐步恢復,截至4月24日,全國范圍內的收費站、服務區關閉數量比4月10日大幅減少90%以上,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物流運輸行業諸多硬性、軟性壁壘,打通了“堵點”。
具體到物流服務企業,順豐同城CFO曾海林也介紹了疫情對順豐同城業務的影響。他表示,由于“同城”是一個全國性的業務,覆蓋了全國1900多個城市,區域性的疫情對此項業務的收入增長來說,影響比較小;但在上海包括此前西安疫情全域封控的狀態下,商家端和運力端都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就會對業務產生階段性的斷崖式下降的影響,但不是長期的影響。“尤其是最近政府出臺了各項保通保暢的政策后,業務已經開始逐漸恢復,我們預計一個多月后應該基本可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他說。
全國物流運輸恢復或在5月上旬完成
從全國來看,隨著保通保暢政策的加快推進,物流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供應鏈也在逐步恢復。長江證券交通運輸行業首席分析師韓軼超分析道,首先公路運行的正常化,帶動了整個公路貨運流量的修復。
行業數據顯示,從快遞企業端來看,其分撥中心吞吐量指數的降幅正在縮小,與四月上旬的數據相比,比2021年同期的降幅已減少7個百分點;近兩天快遞行業全國日投遞量大概在2.8億~2.9億件,雖然與三月上旬的3.36億件相比還有差距,但也恢復了85%。從出口制造業的情況來看,這個傳導的過程則會更慢一步,因為存在港口集裝箱存量消化的過程。一季度中國前八大樞紐港口的內貿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了1.7%,單三月份下降了3.9%,四月中上旬下降了10%,跌幅還在擴大,港口物流運輸的修復可能要到四月下旬或者五月上旬才能慢慢看到。
在韓軼超看來,復工復產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勞動力的有效勞動率。“要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話,一方面就是對于勞動力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是物流資產怎么樣能夠更高效地流轉起來。”他說。
復工復產除了政策保駕護航,也需要企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順豐同城首席技術官陳霖表示,要實現企業的復工復產,解決騎手最基本的吃飯、住宿以及人身安全、健康安全保障問題,是企業要解決的頭等大事。以順豐同城為例,企業將自有網點、頭部客戶門店開辟出相對可遮風擋雨的住宿環境,讓騎手能夠住進來;其次通過自有團餐企業,為騎手供應餐食;最重要的,是對騎手的安全保障,在上海除了給正常出勤的騎手有額外補貼,順豐同城也制定了相應政策,給確診或是隔離的騎手發放隔離補貼以及后續的生活保障。
“現在已經過了最困難的時候,企業正在研究為騎手提供更好的住所,更多的福利,吸引更多新的騎手進來,保證整個社會基本的物資運轉。”陳霖說。
在本次對話中,嘉賓從行業概況和企業發展角度,有針對性地解讀了當下物流行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同花順和銀柿財經也將持續關注物流行業發展動態,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參考和幫助。以下是對兩位嘉賓觀點的梳理。
陳霖:同城物流正迎來高速發展機會,未來將聚焦全區域覆蓋和全業務場景打造
順豐同城CTO陳霖認為,同城物流行業正在高速增長,疫情會加快整個同城物流行業的發展,并且加速培養了用戶對同城配送服務的消費習慣。
他表示,相對于傳統物流行業,業內對同城物流的發展還是更有信心,也更樂觀的。“疫情之下,大家使用線上萬物到家這個習慣,實際上會加深,消費者更愿意、更熟悉用這種任何東西都可以用同城配送上門的模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以順豐同城為例,全國城市的高覆蓋率和全場景模式,是其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有效保障。
首先是市場區域的覆蓋,全國性的頭部同城物流企業,在面對上海、吉林等單一或兩三個省份暴發疫情的情況下,其實受影響是比較小的。這類企業不論是抗風險還是競爭力都更強。
陳霖進一步舉例說明,如果公司一半以上的核心業務量都只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個城市,一旦遇到本次上海疫情的情況,對公司的打擊面就會非常大。順豐同城目前覆蓋全國1900多個市、縣,達到這個量級,局部城市或少量城市的封控對業務體量影響就不會太大。
因此,順豐同城會持續拓展更廣域的覆蓋面,確保中國大部分主要城市和下沉市場都能覆蓋到。
第二點是在場景上的覆蓋。順豐同城一直基于自身對行業的判斷,多元布局業務場景。拓展了餐飲之外的,包括商超零售、生鮮電商、直播電商等新興風口和行業,通過全場景、全網絡、全區域的覆蓋能力來持續提升抗風險能力,以及確保自身業務的高速增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前的全域布局,在此次上海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順豐同城能夠更好地調配人手,比如從餐飲行業調配到商超生鮮等各種保供行業中去服務,得到了非常正向和積極的結果。
陳霖表示,接下來企業的戰略也會繼續聚焦在全區域覆蓋和全業務場景的打造。
韓軼超:疫情之后,行業投資邏輯呈現穩定性溢價特點
長江證券交通運輸行業首席分析師韓軼超預測,接下來無論是消費品行業還是制造業,將迎來一波短期的補庫存,會催化整個運輸行業的需求。
但從供給角度上來說,由于疫情還在零星散發的過程中,會繼續擾動或者壓制人員、物資、車輛的正常流通,也就是說,物流行業的供給還無法達到正常的周轉率。
從投資角度來看,韓軼超建議可以更關注一些產業鏈環節比較短,或者是一體化程度很高,或者和外部相關度不高、相對封閉的行業來做布局投資。像一些細分領域的行業,比如鐵路貨運,它可能跟外界相關度不高,相對來說受影響比較小。
對于疫情后的物流行業投資邏輯,韓軼超認為,業內將從疫情前的確定性溢價向穩定性溢價轉變。
他解釋道,過去幾年,尤其是2019年,資本市場經常講確定性溢價,即利潤增速非常確定,概率非常高,市場就愿意給出更高的估值。但當時的背景是,外資持續流入A股,導致外資的審美觀會影響A股的估值,因為相對來說,外資的資金成本更低,所以會對確定性利潤的公司給出更高的估值,以消費股為主。
但在疫情之下,能夠提高周轉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到比較好的業務量的公司,才能展現出超額回報。
因此,韓軼超建議,可以多關注一些直營類公司,或者是擁有自有運力的公司,或者是能夠靈活運用包括營銷、數字化、上下游一體化手段,來提高供應鏈穩定和服務能力的企業。
“簡單來說,從行業投資角度,會出現穩定性溢價的特點。”韓軼超說。接下來,投資人和企業,包括制造業企業、消費企業等,都會對物流公司提出更高要求,在疫情這樣不穩定的背景下,盡可能提供穩定的供應鏈服務,而能夠提供這種服務的企業,將會拿到更高的市占率,更高的價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