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天金融(000540)(000540.SZ)發布了2021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38億元,歸母凈利潤-64.1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55%和1221.92%,為其2006年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巨虧。
業績暴雷同時,一些問題也引起了深交所關注。5月5日,深交所就2021年年報向中天金融提出了11個方面共18項問題的問詢函,重點關注了華夏人壽收購案的相關情況、債務情況、訴訟及仲裁情況和營業外支出等問題。
對于監管的問詢,5月6日,中天金融發布的關于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稱,華夏人壽收購事項存在定金損失、交易事項不確定性、公司業務轉型及監管部門審批等多個風險。
擱淺多年的融資并購
資料顯示,中天金融是貴州首家上市公司,前身為中天城投,2014年開始在持牌類金融業務領域,間接收購中融人壽,控股海際證券等,轉型布局金融產業。
但其轉型之路頗為坎坷,其中一場被稱之為“蛇吞象”的金融資產并購計劃,更是使中天金融深陷數年未能落地。
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11月,中天金融與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勝世紀簽訂框架協議,擬以310億元收購華夏人壽的21%-25%的股權,但在支付70億元定金之后,因種種原因,這項交易就此擱淺。如今,四年已過,交易能否達成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這也引發了深交所關注。5月5日,針對財務報表因會計師未能就華夏人壽交易進展情況、股權收購定金可收回金額及其對經營的影響等方面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況,深交所要求中天金融就相關交易是否存在無法達成的風險,擬采取的消除保留意見涉及事項的舉措以及未對相關股權收購定金計提壞賬準備的依據及合理性等進一步說明。
對此,中天金融5月6日公告顯示,除公司、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勝世紀一致同意解除或終止《框架協議》及《框架協議的補充協議》外,如公司單方面解除或終止《框架協議》及《框架協議的補充協議》導致本次交易未能達成,則公司將面臨損失定金的風險。
現實情況也卻如此,截至目前,華夏人壽收購事項仍未簽署正式的轉讓合同或協議,也就是說具體交易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不僅如此,對于中天金融來說,收購華夏人壽還面臨著另一重監管的審視。2020年7月,因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華夏人壽被中國銀保監會實施接管,2021 年7月則再次延長接管時間至 2022 年7月16日,保險監管部門能否通過交易審批存在較大變數。
財務狀況承壓
幾年前尚有雄心吞下華夏人壽的中天金融,如今已經落入尷尬處境。
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38億元,歸母凈利潤-64.1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55%和1221.92%,這是其2006年借殼上市以來首虧。
對此,中天金融解釋稱,利潤的下降主要源于計入損益的借款費用增加、地產業務銷售毛利率下降、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準備及大額預期信用損失等資產減值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中天金融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亦引發監管部門注意,并要求其對原因,測試具體過程及合理性等具體情況予以說明。
業績暴雷同時,中天金融的財務狀況也不斷承壓。從中天金融2021年年報來看,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其現金流為負,其2021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26.20億元,而其存貨卻環比減少,應收賬款占資產比重也較大,顯示出其經營存在一定的壓力。二是,資產負債率高達92.79%,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余額合計182.41億元,但貨幣資金余額僅17.3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更直觀數據是,4月30日中天金融發布的《關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公告》披露,公司逾期債務40.40億元,占經審計凈資產的33.98%。如此之下,市場普遍認為,資金壓力已是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天金融近期的系列動作一定程度上也印證這一點。
3月29日,中天金融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金世旗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所持公司4.27%股份,轉讓給申萬宏源(000166)證券有限公司以沖抵5億元債務。本次股權轉讓,轉讓價格為本轉讓協議簽署日前一交易日標的股份收盤價格的70.17%,也就是說中天金融是在股價低位之時再打七折轉讓股票。
事實上,中天金融早就試圖“賣子”回血。2021年9月,中天金融披露擬180億元轉讓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三個月后,最終卻僅以89億元“半價”出售給佳源創盛和上海杰忠。即使如此,轉讓事項也并不順利,第一期股權轉讓價款后,中天金融未能按時收到第二筆股權轉讓款。
禍不單行,資產出售坎坷同時,中天金融亦是訴訟、仲裁纏身。中天金融公告顯示,截至4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合計15.70億元,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 13.20%。市場投資人士表示,累計涉及訴訟金額較高,可能會導致公司融資能力下降,加劇公司的資金緊張狀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