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5月9日訊(編輯 黃君芝)隨著俄烏沖突破壞了一些關鍵原料的供應鏈、表明全球貿易的脆弱性,全球各國開始逐漸意識到,現在迫切需要在未來未知的威脅面前重新增強本土供應。
人們將目光轉向了鎢,鎢是一種供應鏈不太穩定的礦物,但在現代工業化世界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這種黑色金屬含有少量的碳和氧,對于制造電動汽車、半導體和其他綠色技術的電池陽極至關重要。而且它不會裂解或分解,使其成為“最綠色”的原金屬之一。
有鑒于此,韓國決定重啟桑東鎢礦(Sangdong)。該礦位于韓國首爾東南187公里處,地處江原道永武縣,是韓國最大的鎢礦項目,也是中國以外的十大鎢礦項目之一。隨著鎢供應的過剩、市場價格的低迷以及中國鎢礦資源的開放,桑東鎢礦于1994年被正式關停。
為了重啟桑東鎢礦,該礦場所有者Almonty Korea Tungsten Corp.投資了約1億美元。該公司副總裁Lee Dong-seob說,“30年后為什么現在重新開放它?因為這意味著對自然資源的主權。資源已經成為武器和戰略資產!
這座位于上洞的礦場曾是一個擁有3萬居民的繁華小鎮,如今只有1000人居住。目前該礦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造,地下正在挖掘巨大的隧道,同時一座鎢礦破碎和研磨廠也已開工。據礦場主透露,該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鎢礦儲量之一,明年開礦后,其產量可能占全球供應量的10%。
Almonty Korea的加拿大母公司Almonty Industries的首席執行官Lewis Black表示,該公司計劃向韓國國內市場提供大約一半的加工產品。
負責國家資源安全的政府機構——韓國礦物資源公社(KOMIR)表示,它已承諾補貼上洞礦業約37%的隧道開采成本,并將考慮進一步提供支持,以減輕任何潛在的環境破壞。
中國手握“最大一塊蛋糕”
據總部位于倫敦的大宗商品分析師CRU Group說,中國控制著全球80%以上的鎢供應。對于擁有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主要芯片制造商的韓國來說,風險有點高。
韓國是世界上人均最大的鎢消費國,其95%的鎢進口依賴于中國。
不僅如此,中國還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多個行業中占據著可觀的份額,包括稀土元素(REE)和對國防和可持續性舉措至關重要的資源,即戰略礦產。有鑒于此,現在許多國家將礦產開發視為國家安全問題。
咨詢公司Eurasia Group能源和氣候資源主管Henning Gloystein表示,“未來幾年,供應鏈外交將成為許多國家政府的優先事項,因為獲取綠色和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關鍵原材料已成為一項首要任務!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2019年的一項研究,在美國列為關鍵的35種礦物中,中國是13種礦物的最大供應國,其中包括對清潔能源技術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報告說,中國是歐盟21種主要礦物的最大來源地,比如用于電池的銻。
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負責金屬和礦業的高級副總裁朱利安•凱特(Julian Kettle)評論稱,“在這個關鍵的原材料餐廳里,中國正坐著吃甜點,而世界其他國家則在出租車里看菜單!
解決現狀的一個辦法是確保鎢等關鍵礦物的多元化供應鏈。據一項媒體對政府和企業公布的項目進行的評估,在過去4年里,全球至少有30家在中國以外開工或重新開工的重要礦山或加工廠,桑東鎢礦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項目包括在澳大利亞開發鋰、在美國開發稀土和在英國開發鎢。
這些計劃的規模表明,世界各國在確保關鍵礦物質(從電動汽車電池中的鋰,到筆記本電腦中的鎂,再到風力渦輪機中的釹)供應方面所承受的壓力。這些礦物質被視為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去年表示,到2040年,對這類稀有礦物的總體需求預計將增長四倍。該公司還表示,用于電動汽車和電池存儲的電池的需求預計將增長30倍。
桑東鎢礦的興衰沉浮
桑東鎢礦是在1916年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發現的,曾是韓國經濟的支柱,在20世紀60年代,它主要用于金屬切削工具,占韓國出口收入的70%。不可否認的是,韓國可以從20世紀60年代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轉變為世界第11大經濟體,桑東這座為采礦而建的城鎮功不可沒。
然而,后來因為來自中國的礦產供應更便宜,這使得它在商業上不可行,該礦于1994年關閉。但現在Almonty押注這種需求,在數字和綠色革命以及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下,價格將繼續上漲,各國將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
據悉,Almonty Industries已經簽署了一份為期15年的協議,將鎢出售給總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 Global Tungsten & Powders,后者是美國軍方的供應商,該公司在炮彈頭、火箭和衛星天線中廣泛使用鎢這種金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