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1日訊(記者 徐紅),多地抗擊新冠疫情的經驗已經證實,核酸檢測依然是有效阻斷奧米克戎變異株快速傳播、實現“動態清零”的重要支撐和關鍵措施。而隨著國內多地紛紛宣布要展開常態化核酸檢測,相關產業鏈也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常態化核酸檢測,通俗來說就是,通過頻次較高的大范圍普篩,及時發現疫情風險,從而將新冠病毒的傳播扼殺在早期階段。東吳證券(601555)統計顯示,自2022年4月以來,我國已有超過15個城市宣布常態化核酸檢測。
“常態化核酸檢測”
綜合多地公布的細節來看,常態化核酸檢測往往是通過打造便民核酸檢測服務圈實現。
例如,深圳按“每3萬人1個便民核酸點”的標準,打造“1530”核酸服務圈(步行不超過15分鐘,排隊不超過30分鐘 ),同時推出“核酸點一鍵查”掌上服務。據深圳衛健委官方消息,深圳93.6%的社會面病例均是在便民核酸檢測點“早發現”。
上海同樣在加速構建“15分鐘核酸服務圈”,包括在居民社區、辦公場所、企業園區、地鐵站周邊、交通場站等區域布局了一批便民采樣點,分別有固定采樣點、便民采樣點和流動采樣點。
據官方消息,截至5月4日,上海全市共布局設置各類核酸采樣點近9000個,其中4500多個點位已經布設完成開放。
與此同時,各地對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頻率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最常見的檢測頻次為1周1檢、3天1檢或2天1檢。
據浙商證券(601878),核酸檢測常態化后,相關受益領域主要有三類,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核酸采樣點及解決方案),第三方檢測實驗室(ICL)及加建產能帶來的儀器設備需求,核酸檢測試劑及耗材等。
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由于核酸檢測試劑面臨著一定的降價壓力,因此在此輪行情中,“便民核酸采樣點”概念可能相對更受資金的追捧。
核酸檢測需求望回暖
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關,核酸檢測試劑和第三方檢測實驗室一直被認為是常規的新冠檢測概念。因此,受常態化核酸檢測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在最近6個交易日里,新冠檢測板塊已累計上漲超10%。
事實上,因為今年奧米克戎疫情反復,國內核酸檢測需求早已悄然上升。比如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作為上海本地企業,之江生物(688317.SH)在3月初上海疫情發生后就一直沒有停產,服務抗疫需求。
但在另一方面,即便需求端迎來利好,持續走低的核酸檢測價格卻也意味著企業利潤空間會面臨一定的天花板。
據財聯社報道,4月以來,國內有多個省份下調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
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已將核酸檢測的單人單采最高限價調整為每人份19.7元,混合檢測的最高限價降至每人份3.4元;遼寧省則更進一步,在日前將新冠核酸檢測的最高限價調整為每人份19元,多人混合檢測最高限價統一調整為每人份3.2元,為目前國內最低指導價。
圖|5月10日,遼寧省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價格的通知》
相較疫情之初200元的指導價格,不到20元的單人單采最高限價大幅下降90%。對此,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試劑價格下降后,同時又要保證產品質量,“這非常考驗一個企業的技術與管理能力”。
據了解,也因如此,雖然拿到上市資質的產品有不少,但仍然活躍在市場上的企業卻已經不多。目前國內核酸檢測的供應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企業,包括之江生物、達安基因(002030)(002030.SZ)、圣湘生物(688289.SH)等。
財聯社記者則從明德生物(002932)業績會上獲悉,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集采后價格下降,將帶來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壓力,但常態化核酸檢測預計會帶來新冠核酸檢測市場需求的增加,公司利潤將受價格和銷量的雙重影響。
“核酸采樣點”概念突起
由于和以往的核酸檢測略有不同,“常態化核酸檢測”更注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的便捷性,需要布局多個核酸采樣點,因此在此輪行情中“便民采樣點”概念異軍突起。
從公開信息看,海爾生物(688139.SH)、潤達醫療(603108)(603108.SH)、譜尼測試(300887.SZ)、晶雪節能(301010.SZ)等公司均已公開表示稱旗下有便民核酸采樣點業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意味著市場競爭可能也將隨之加劇。因此在未來,企業的產品質量、市場推廣等能力可能也會更受考驗。
其中,海爾生物股價在最近6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超20%。《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參與上海抗疫的力量中亦出現了海爾生物的身影。近日,公司有幾百臺核酸采樣工作站批量落地上海。
據了解,此次支援上海的核酸采樣工作站由海爾生物自主研發設計,集登記、采樣、存儲、傳遞、消殺等功能于一體。
海爾生物方面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包括深圳在內,公司核酸采樣工作站已落地上海、成都、無錫、北京、武漢、杭州、太原、西藏等31個省市,200多個城市。應用場景包括3000余家醫院、疾控及社區服務中心等機構,以及收費站、機場、農貿市場、商圈等疫情防控重點場所和學校、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
“根據了解到的用戶需求,我們在2020年就研發了這款產品(核酸采樣工作站),去年我們一直在向我們的用戶推薦這款產品。”海爾生物相關人士表示。
因為看好市場需求,正準備科創板上市的明峰醫療同樣火速推出了南極光移動核酸采樣工作站。
據明峰醫療人士所稱,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公司就針對抗疫需要研發了方艙CT和方艙PCR。而在核酸檢測常態化以后,公司又第一時間結合實際需求,在方艙PCR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和優化,研發生產了“南極光移動核酸采樣工作站”。
“因為研發和生產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從設計到產品落地,這款移動核酸采樣工作站的生產周期并不會很長。”明峰醫療內部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據其介紹,目前公司該產品已投放浙江市場,未來還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