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復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挑戰,近期各地各部門助企紓困舉措密集出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穩預期、強信心。
國務院國資委25日對外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協同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了27條舉措,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通知》明確,中央企業要及時足額支付賬款,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減免3個月租金要力爭在上半年完成主體工作。確保2022年對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實行“欠費不停供”,允許其在6個月內補繳欠費。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解讀稱,《通知》直面當前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從支付賬款、減免房租、降低成本、優化供給、融通資金等方面提出有力有效措施,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渡難關”;其次考慮的是如何與中小企業共同“做大蛋糕”,共享改革發展紅利,從融通創新、協同發展等方面提出有力有效措施,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強起來”。
當前不少中小企業面臨回款不暢、成本高企、資金緊張等突出困難。《通知》著眼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明確提出了4方面舉措:及時足額支付賬款,切實加快減免房租,大力實施降費提質,有力支持資金融通。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分析,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作為抗風險能力最弱的市場主體,在疫情沖擊下運營資金壓力大,甚至游走在“生死線”上,減免房租等降低經營成本的舉措,能夠立竿見影地推動困難市場主體輕裝上陣,煥發生機。
《通知》明確,對中小企業賬款堅持“應付盡付、應付快付”。不僅要求中央企業從制度、機制、流程和信息化管控上杜絕惡意拖欠賬款,還特別明確對于長期合作、信譽良好、履約及時、確有困難的中小企業,在確保資金安全、對方書面申請、嚴格履行內部決策程序的前提下,可提前支付或預付部分賬款。同時,要求中央企業嚴控“背靠背”付款條款、嚴格非現金支付管理,率先將商票等票據期限縮短至6個月以內。
在減免房租方面,堅持“應免盡免、應免快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減免3個月租金要力爭在上半年完成主體工作,補充減免3個月租金要在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出現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后2個月內完成。同時,地方出臺房租減免政策力度大于國資委要求的要執行屬地政策,并鼓勵中央企業對不屬于房租減免范圍的中小企業,在能力可及范圍內給予必要幫扶。
《通知》要求,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基礎支撐作用,加強生產要素保障,積極落實降費提質要求,為中小企業提供精準、高效、便捷的服務和充足、可靠、優質的供給。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央企業作為產業鏈“鏈長”,肩負著帶領上下游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為此,《通知》要求中央企業自覺將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工作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中統籌考慮、系統謀劃、一體推進。
《通知》指出,中央企業發揮引領支撐和龍頭帶動作用,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通過中央企業產業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吸引各類資本共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支持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培育一大批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
國資委強調,各項舉措要求具體明確、操作性很強,下一步將督促中央企業不折不扣抓緊落實落地,確保上下游廣大中小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幫扶政策,提升獲得感,助力穩定預期信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