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隨著多地疫情趨于平穩、商超餐廳恢復經營,消費市場呈現復蘇回暖的趨勢。
北京市商務局6月5日通報稱,假日期間,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43.3億元,同比(去年端午假期)增長6.3%。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887.7萬人次,環比(節前一周)增長19.4%。在深圳,在3000萬元端午數字人民幣紅包、端午節廟會促銷活動等拉動下,端午節當天參加活動的10個商圈營業額同比增長8%以上,線下消費回暖趨勢明顯。
從全國數據來看,端午首日通過攜程預訂的旅游產品訂單總量相比五一首日增長37%。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稱,作為上半年最后一個小長假,端午旅游的各種利好信息提振了市場信心。隨著多地疫情防控好轉,尤其是上海、北京兩大客源輸出地有序推進文旅產業恢復開放,加之跨省游熔斷精準到縣的利好政策,旅游業總體形勢逐漸好轉。
各地跨城、跨省出行市場也出現明顯的復蘇跡象。數據顯示,端午小長假期間,國內機票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7%,高鐵票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5%。上海至北京的火車車次目前尚未完全恢復,但仍是全國搜索量最高的火車線路,端午期間,該線路搜索熱度上漲超過300%。
近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硬招、實招,有力支持了消費回暖。近期,成都、濟南、寧波等地又新發放一批消費券,提振當地線下消費,大多涵蓋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線下商超、餐飲、文娛、旅游等。端午節期間,甘肅省商務系統將開展各類重點促銷活動11項,預計2000多家企業參與。其間,各地將分期發放政府消費券400多萬元,帶動企業優惠讓利千萬元以上。
山西證券(002500)認為,消費券短期拉動效果顯著,對下沉市場乘數效應更高。從撬動作用看,各地消費券對短期消費的拉動效果顯著,尤其對較少發放消費券的下沉市場,撬動消費可高達20倍,對常態化發放消費券的發達地區,杠桿撬動比例可達6倍。
除發放消費券外,各地還通過舉辦各類促銷活動、減少限購、稅費優惠等方式千方百計促進消費恢復。保障物流暢通,健全配送體系,為穩消費打通“最后一公里”。
江西提出,開展好“大宗商品消費季”等活動,推動餐飲、住宿、文旅等線下消費全面復蘇。上海明確,今年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節能產品等消費按規定予以適當補貼。
深圳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圍繞汽車、電子產品、家電、信創產品、文體旅游、大宗商品等九大方面提出30條措施。據相關部門預計,將拉動消費約450億元。
中信證券(600030)認為,目前經濟已經出現修復跡象,隨著未來更多相關促消費措施落地,6月將開始進入加速修復階段,百貨商超等消費相關的細分板塊在規模性疫情消退、市場主體紓困和消費刺激等一攬子政策下,將迎來階段性恢復。
餐飲、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涉及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的各個環節,是保障民生、吸納就業、穩住經濟大盤、保住市場主體的關鍵。同時,由于生活性服務業具有高人力資源投入、高度依賴設施場所、服務具有不可存儲性等特征,遭受疫情的沖擊影響尤其明顯。
近日,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通過組織召開專家視頻座談會等方式,圍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形勢、做法成效和政策建議進行了研討。與會專家建議,要加強政策研判,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分類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活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加上刺激政策加力和經濟回升將共同支撐消費穩步回暖,但疫情對消費產生的間接沖擊仍不容小覷,將制約消費回升力度。如疫情將沖擊就業、收入,對消費形成更持久的拖累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