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通脹”陣營指的是那些認為價格飆升是短期現象的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曾是其中一員。隨著世界各地的通脹仍在打破紀錄,他們幾乎要放棄這一觀點。
但仍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隨著供應鏈危機的緩解和能源成本的穩定,沖擊將很快消退。一些人警告說,隨著物價壓力顯示出見頂跡象,央行們有可能因過于激進地提高利率而犯下大錯。
當前,歐元區的通脹率已經超過8%,并且周五公布的5月CPI數據預計會顯示美國的通脹率將保持在該水平之上。以下是“暫時性通脹”陣營提出的一些最新觀點。
貨幣政策太緊了?
央行們爭辯說,他們可以在允許其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前提下提高利率。今年以來,全球已有60多家央行啟動加息。懷疑者表示,過度緊縮將使經濟陷入衰退,通脹可能因此再次低于目標。
歷史說明了風險:歐洲央行在2011年提高了借貸成本,但在同年晚些時候被迫逆轉政策方向,而日本央行在2006年提高了利率,并在2008年不得不取消這一舉措。
庫存過剩
持續的供應鏈困境促使零售商囤積商品,以確保他們能夠滿足需求。有跡象表明,隨著利率上升,消費者變得越來越謹慎,這導致商品庫存過剩,從而增加價格的下行壓力。
根據外媒匯編的數據,標普消費指數中市值至少10億美元的公司的庫存增加了448億美元,同比增長26%。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警告稱,庫存過剩的風險正在增加,尤其是在非必需消費品和科技產品等行業。
房價波動
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的房價飆升,部分原因是央行們將利率降至歷史低點,并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向其經濟注入資金。雖然房價并不總是包含在通脹籃子中,但租金成本卻包含在內,而且它們通常反映了相同的動態。
隨著通脹在2021年起飛,借貸成本開始上升以抑制通脹,F有跡象表明房價正在降溫。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實際房價的年增長率放緩至4.6%,低于前一季度的5.4%。實際上,他們估計全球房價比全球金融危機后的平均水平高出27%,這表明修正空間還很大。隨著利率上升,消費者的還款負擔也會隨之上升。
“末日博士”魯比尼警告稱:
“隨著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和滯脹風險加劇,是時候對房地產泡沫進行修正了。”
日本的前車之鑒?
日本是一個長期通縮的國家,其在對通脹的期盼中看到了許多虛假的曙光。因此,現在判斷這次是否會有所不同還為時過早。在能源價格飆升的推動下,日本消費者價格最近達到了日本央行2%的目標,但有限的工資漲幅繼續讓消費者感到不安。鑒于當前的通脹飆升是暫時的,日本央行仍致力于刺激日本經濟。 東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前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Takahide Kiuchi表示:
“我預計世界將從歷史性的通脹轉向通縮。通貨膨脹將以貨幣政策收緊和經濟放緩為代價而下降。價格趨勢最終將取決于潛在的全球增長率,由于疫情和俄烏局勢,潛在的全球增長率正在減弱!
通脹預期錨定良好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發現,長期通脹預期發生了轉變,部分原因是央行政策有所改善,這是美國物價在此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里保持低迷的原因之一。
他們寫道:
“公眾預計,即使在短期內受到沖擊,通脹也會在長期內恢復到正常的低水平。反過來,這種預期毫無疑問肯定有助于穩定實際通脹!
他們指出,即使經過一年的物價飆升,長期通脹預期也不會比十年前高多少。
與此同時,債券投資者最近幾周一直在下調通脹預期。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發推文稱:
“市場已經注意到:中期隱含通脹預期已經下降。一些美聯儲官員也提到了這種變化!
基數效應
當前的一些通脹飆升被所謂的基準年效應放大了。從本質上講,當與新冠疫情早期經濟停滯和成本下降時的價格相比時,通脹率很高。但很快,通脹率將根據當前的高價水平來衡量,屆時其中一些影響將逆轉。
如果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的價格迅速降溫,依賴進口能源的歐洲等地區??的通脹下降幅度可能會大于其他地區。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Priyanka Kishore表示:
“大宗商品價格將開始回落。按照歷史標準,它們將保持高位,但不太可能繼續攀升。”
她預計,到2023年年中,食品和能源大宗商品價格將比去年同期下降10%至15%,有助于降低整體通脹。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