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6月13日,第32個全國節能宣傳周開啟,今年的主題為“綠色低碳,節能先行”。6月15日為全國低碳日,活動主題是“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能源消費總量、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強度、碳排放強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大幅下降,努力向全社會提供綠色低碳能源、產品和服務,為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第32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來臨之際,中國石油(601857)、國家電網、中國寶武、中航集團、中國節能、中國中車(601766)、中國建科等中央企業發出倡議,號召社會各界一起踐行綠色低碳,共建美麗家園。
中國石油節能低碳倡議書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石油認真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大力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制定了《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力爭2025年左右實現碳達峰,2050年左右實現“近零”排放。值此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到來之際, 我們倡議:
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自覺履行節能降碳社會責任,實施綠色企業引領者行動、清潔能源貢獻者行動、碳循環經濟先行者行動,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高質量發展道路。
大力開發低碳能源,加速布局地熱、氫能、風能、太陽能(000591)、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打造“天然氣+”產業集群,成為國家能源保供的壓艙石和能源行業綠色先行的表率。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瞄準綠色科技發展目標,打造“氫能+”零碳燃料供應體系,發展新型高端材料,以石油主體產品和新材料的協同發展助力中國經濟綠色發展。
加強全過程用能管理,大力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加強節能技術改造,推進生產用能清潔替代,不斷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發展節能低碳環保產業,加大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CCS)方面產業布局,創新二氧化碳化工利用與產業化發展,探索供應綠色“負碳”產品,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帶動產業鏈碳減排。
全面加強碳資產管理,參與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發展綠色金融業務,強化森林碳匯,布局碳匯林、碳中和林工程。
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引領油氣行業甲烷控排,拓展低碳合作“朋友圈”。
中國石油愿與社會各界一起,積極踐行節能低碳行動,樹立綠色發展典范,共建美麗家園。
國家電網關于加快推動電力行業綠色發展促進全社會節能降碳的倡議書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電網公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清潔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礎、能源安全是關鍵、能源獨立是根本、能源創新是動力、節能提效要助力,努力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我們倡議: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筑牢經濟社會行穩致遠的綠色根基。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與新能源協調發展,促進水電因地制宜開發、核電安全有序發展,發揮電網基礎平臺作用,強化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我們倡議:推動終端能源消費升級,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順應能源消費高效化電氣化的發展趨勢,加快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的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科學有序實施電能替代,發揮多元能源系統耦合互補效應,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升級,提升全社會用能效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廣泛使用節能產品,形成合理用能習慣。
我們倡議:堅持創新驅動、穩鏈強鏈,夯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發揮央企“鏈長”作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將綠色低碳創新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強化創新主體協同,共同建設能源研發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全行業創新能力。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在全社會推廣使用節能降碳技術,切實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我們倡議: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促進形成全社會節能降碳的良好生態。發揮央企帶頭作用,率先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推行綠色生產、綠色采購、綠色辦公,強化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推進綠電交易、碳交易、碳排放管理,更多依靠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降碳。增強全民節能意識,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倡導綠色交通、低碳出行,營造全社會節能降碳的良好氛圍。
綠色低碳,節能先行。讓我們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以清潔綠色電力助力能源強國建設和雙碳目標實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寶武節能低碳倡議
建設生態文明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要求,鋼鐵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關鍵領域。促進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值此全國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來臨之際,中國寶武發出以下倡議:
一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做生態文明的建設者。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勇擔使命,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是聚焦關鍵,勇于創新,做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我們要未雨綢繆,著眼未來,突破前瞻性低碳工藝技術,加強能源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持續提升中國鋼鐵工業競爭力。
三是多措并舉,補齊短板,做綠色工藝的開拓者。我們要堅持節約優先,追求全流程的極致效率,加快先進適用性技術研究和應用,實施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持續提升資源和能源效率。
四是精品制造,迭代升級,做綠色產業鏈的貢獻者。圍繞“高強度、高耐蝕、高能效”,開展生態設計,推進鋼鐵產品的精品化、功能化,促進綠色產業鏈建設。
五是凝心聚力,合作共贏,做綠色生態圈的實踐者。我們要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探索跨產業耦合發展模式,持續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促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中航集團“綠色低碳,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書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可持續發展關乎人類未來。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民航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勢在必行。
打造綠色航空,我們奮勇爭先。作為載國旗航空公司和骨干央企,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始終秉持“綠色運營,可持續發展”理念,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開展了從空中到地面的全方位節能環保項目,“打贏藍天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項行動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和成色更加鮮明。
進入“十四五”時期,民航綠色發展內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綠色民航進入由大到強轉型的關鍵期和攻堅期。綠色低碳成為行業增強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中航集團高質量發展,深刻把握歷史延續性和發展階段性,積極服務國家“雙碳”戰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大家共同的努力,在此,中航集團提出以下倡議:
讓綠色成為民航高質量發展主色調
凝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各方優勢,以“雙碳”戰略為引領,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把握歷史機遇,推動民航強國建設;統籌發展與安全、綠色、服務和效益,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綠色標準體系,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落實“十四五”綠色發展規劃;做好航空減污降碳對外交流,為全球民航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用低碳技術打造民航綠色發展主引擎
政府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民航綠色產業供應鏈。積極推動新能源飛機、新能源特種車及航空脫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加快推進航空燃料可持續認證與適航審定,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商業應用;有序深化單發滑入、電動滑行等技術應用。航空公司持續優化機隊規模結構,深化航空運行節油,提升航班載運率;推進地面電源設備替代飛機APU,加快推動車輛新能源化,實施地面節能技改。持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民航低碳轉型注入強大動能。
用風險防范之繩織牢生態環境防護網
強化合規守法意識,堅決防范各類環保風險。嚴格遵守節能環保法律法規,降低大氣、噪聲、污水、固廢等污染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嚴格落實能源統計制度,夯實碳排放數據質量,守住碳市場數據質量生命線;全面實施民航塑料污染治理行動,嚴格管控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建立健全能耗監測,完善責任主體監管與激勵機制,走穩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用綠色發展理念擦亮美好生活新底色
社會各界攜手共建清潔美麗家園。推廣綠色出行方式,開發碳抵消產品,為旅客提供更多低碳出行選擇;弘揚文明節儉之風,落實“光盤行動”;踐行綠色辦公理念,減少使用塑料制品,拒絕使用一次性杯子;參與環保社會公益,以生態補償的方式參與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促進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提升,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節能綠色低碳愿景、行動和倡議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國資央企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主體。國務院國資委已發布《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021年,中國節能向全社會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愿景為:將以成為世界一流的碳達峰碳中和解決方案服務商為宗旨,在盡早實現自身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同時,致力打造成為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領軍者以及低碳零碳負碳原創技術策源地,著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智力供給能力以及示范帶動能力,力爭成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參與者、突出貢獻者和積極引領者。
在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來臨之際,中國節能特向全國節能環保領域、國資央企員工及家屬和社會各界發出如下倡議:
一、聚力節能環保,做綠色低碳領跑者
二、節約能源資源,做低碳生產先行者
三、愛護生態環境,做自然碳匯保護者
四、選擇綠色通勤,做低碳交通踐行者
五、選購綠色產品,做低碳消費引領者
六、分類投放垃圾,做循環經濟參與者
七、參加環保實踐,做低碳社會宣傳者
八、參與社會監督,做低碳環境守衛者
九、牢記使命初心,做美麗中國建設者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創建美好的綠色低碳未來!
中國中車綠色低碳倡議書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可持續發展關乎人類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動建設地球生命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責任擔當和天下情懷,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實現“30·60”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中國中車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唯一一家產業化集團公司,積極踐行雙碳戰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定了具有引領性、挑戰性的“35·50”碳中和目標:力爭2035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50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圍繞“一核兩商一流”戰略定位和“一核三極多點”業務結構,立足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打造能源交通雙賽道、雙集群格局,全面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強化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探索綠色低碳“中車模式”。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家園,中央企業責無旁貸,制造業更要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央企業制造行業提出如下倡議:
1.正心正道,做綠色低碳理念的踐行者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深化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聚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產業,厚植生態底色,促進高質量發展。
2.善為善成,做綠色低碳道路的推動者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倡導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布局綠色低碳產業結構,加大綠色低碳投資,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打造綠色低碳企業,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3.追求卓越,做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者
瞄準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目標,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補齊技術短板,整合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聚焦風、光、氫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突破低碳前沿技術,牢牢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4.造福社會,做綠色低碳產品的推廣者
面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技術鏈,加快數字化轉型,構建“產品+”“系統+”模式,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綠色低碳系統解決方案,努力成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5.弘揚文化,做綠色低碳消費的引領者
弘揚綠色低碳企業文化,建立綠色低碳采購標準,倡導綠色低碳生產、辦公和生活、出行,追求高效、共享、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引領綠色時尚,擁抱低碳生活。讓我們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國資委的統籌指導下,積極踐行雙碳戰略,創新“綠色技術”,打造“綠色產品”,傳遞“綠色能量”,塑造“綠色品牌”,引領產業鏈供應鏈企業開展綠色低碳建設,帶動社會各行各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展現央企制造行業的產業地位和責任擔當,為建設美麗中國、守護地球家園貢獻央企力量。
中國建科推動城鄉建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倡議書
各位城鄉建設行業的同仁: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為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推進城鄉建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特向全行業發出以下倡議。
倡議一:倡導綠色低碳規劃理念
加快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推動城鎮和鄉村建設;加快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倡議二:推動建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堅持“被動式技術優先、主動式技術優化”,積極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零碳建筑;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加強建筑光伏一體化等可再生能源集成研發與應用;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加強建筑碳排放核算,推動建材生產、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建筑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碳減排。
倡議三:推進綠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功能提升、彈性韌性、聯動響應,提高市政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堅持資源循環、空間集約、設施共享,提高市政基礎設施的高效性;堅持節能降耗、能源迭代、增進碳儲,提高市政基礎設施的低碳性;堅持生態營造、和諧共生、景觀自然,提高市政基礎設施的生態性;堅持業務覆蓋、智能網絡、便捷服務,提高市政基礎設施的智慧性。
倡議四:強化綠色生態環境建設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各位同仁,推動城鄉建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任重道遠,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愿意與行業各兄弟單位同心協力,團結奮進,為推動城鄉建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 宋鈺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