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編輯 胡珊
可生物降解塑料雖然站在環保行業風口,但目前相關公司上市的案例卻還比較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底,只有家聯科技(301193.SZ)在A股上市。擬上市公司中,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王科技”)已于2021年6月遞交了招股書,目前正處于第三輪審核問詢階段。
今年5月19日,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鑫生活”)披露了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招股書,成為可生物降解制品行業又一家擬上市公司。那么,南王科技、恒鑫生活,最終誰會先上市,也引起了市場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公司近三年業績不穩定
可生物降解塑料,實際上是指一種能通過微生物分解,將塑料高分子鏈切斷,變成水、二氧化碳等低分子化合物,最終回歸自然的環保塑料。近年來,隨著國內“限塑”、“禁塑”政策的實施,可生物降解塑料已被廣泛應用于餐飲具、包裝袋、農用薄膜、醫藥材料等領域。
據招股書介紹,恒鑫生活主要從事可生物降解塑料餐飲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PLA淋膜紙杯、PE淋膜紙杯、PLA杯蓋、PLA塑料杯等,并成為喜茶、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等眾多快消品牌的餐飲具供應商。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下稱“報告期內”),恒鑫生活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31億元、4.15億元和6.9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25萬元、2609萬元和8027萬元。可以看到,該公司近幾年的業績并不穩定。
圖表1:恒鑫生活主營業務收入及構成
對于2021年營收、凈利潤較2020年大幅增長的原因,恒鑫生活向《投資者網》表示,“公司在2021年加大了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加上部分海外市場的增長,內銷收入、外銷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1%和25%,使公司整體銷售規模增加。”
而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恒鑫生活的營收、凈利潤較2019年分別下降了28%和169%。按區域的銷售收入構成顯示,恒鑫生活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4.19億元、2.94億元和3.67億元,報告期內境外銷售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從79%降至53%。
對于國際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經營風險,恒鑫生活表示,若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或未來其他國家或地區與中國的貿易政策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可能會對出口業務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現金充足仍募資1.5億“補流”
雖然營收不穩定,恒鑫生活的募資用途主要還是擴大產能。募資用途顯示,恒鑫生活本次IPO擬募資8.28億元,其中,5.38億元用于年產3萬噸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制品項目,在募資總額中的占比超過65%,其余資金則用于智能化升級改造、研發技術中心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圖表2:恒鑫生活IPO募資用途明細
恒鑫生活向《投資者網》表示,“為滿足核心客戶或新開發客戶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公司需要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圍繞主營業務展開,與公司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匹配,并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相適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IPO的募資用途中,有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募資總額的18%。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恒鑫生活的貨幣資金高達1.32億元,同期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有1.44億元。另據招股書披露,恒鑫生活近三年每年都有現金分紅,共計6596萬元。
對于募資補流流動資金的合理性,恒鑫生活回復稱,隨著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的業務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主營業務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將持續增長,公司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資金,“通過本次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有助于緩解公司未來生產經營中的流動資金壓力,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費用,提高抗風險能力,保障主營業務的平穩運行”。
機構“突擊入股”是否影響IPO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業績穩定性欠缺、不差錢仍募資“補流”等問題,恒鑫生活還存在“突擊入股”的情況,這是否影響該公司上市的前景有待觀察。
工商信息顯示,恒鑫生活最早名為恒鑫印務,由樊硯茹、嚴德平于1997年10月共同出資設立。樊硯茹、嚴德平系夫妻關系,分別持有恒鑫印務70%、30%的股份。
此后,恒鑫印務的名字多次變更,公司業務也從早期的印刷服務最終轉型為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研產銷。2021年6月,恒鑫生活完成股改。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樊硯茹、嚴德平及其女兒嚴書景合計持有恒鑫生活89%的表決權,股權高度集中。
在提交招股書之前,恒鑫生活還進行了2次增資。2021年11月,恒鑫生活第一次增資,引進悅時景朗、悅時景暉;2021年12月第二次增資,引進無錫復星創投。
圖表3:恒鑫生活引進三家投資機構
企查查信息顯示,悅時景朗、悅時景暉同為深圳中投控股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深圳中投控股集團在恒鑫生活的注冊地(安徽省合肥市)有大量投資項目;無錫復星創投是復星集團旗下的股權投資機構,所投項目涉及大數據、云計算、分子診斷等多個領域。
據招股書披露,這三家投資機構的入股價格均為11.68 元/股,均以恒鑫生活2021年預計凈利潤的10倍PE為基礎協商確定。除了價格相同、時間一前一后,這三家機構都在恒鑫生活披露招股書的前半年左右入股。
證監會2021年2月5日發布的《監管規則適用指引——關于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下稱“《監管指引》”)規定,擬上市公司申報前12個月內產生的新股東即被認定為“突擊入股”。
此外,《監管指引》還要求,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應充分披露新增股東的入股原因、定價依據,與公司董監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存在股份代持等情形。對于上述情況,恒鑫生活在招股書中未作更多披露,這將對其IPO進程造成什么影響,目前亦有待觀察。(思維財經出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