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A股養豬大戶正邦科技(002157)(002157.SZ)因為一則投資金額預計達到400億元的跨界合作公告引發關注,其股價先是經歷一字漲停隨后連續下挫,有股民指責正邦科技“畫大餅”、“凈玩文字游戲,吃相難看”、“蹭熱點”,也有股民認為投資者誤解公告內容與正邦科技無關,站在理性的角度就可以判斷正邦科技現階段不可能拿得出400億元投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領域。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懷濤律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從正邦科技的公告內容來看,正邦科技不構成虛假陳述,有蹭熱點嫌疑,但正邦科技隨后較為清晰地解釋合作模式,已足以讓理性投資者對合作項目有正確的認識,“故我們認為,之后監管部門針對正邦科技6月18日公告是否構成誤導性陳述進行立案調查的可能性不大。”
在股價過山車之后,對于正邦來說,更為關鍵的是如何走出“豬周期”下行期對于業績的影響及降低負債率、提高流動性,截至記者發稿,正邦科技的市值跌破200億元,而正邦科技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累計虧損額已超212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末資產負債率高達97%。
從站上新能源風口到當個小“地主”
6月18日,正邦科技公告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浙江分公司”)簽署了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600869)項目合作協議書,正邦科技在公告里介紹,國家電投浙江分公司將公司視作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將對公司的土地、能源進行統一規劃,力爭在三年內建設生態光伏、風電、分布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預計投資 總額達到400億元左右,雙方將積極推進實施分布式太陽能(000591)光伏發電,積極推動農光互補、建筑光伏一體化等模式,雙方及相關方以合資公司、租賃經營等形式推進項目。
公告一出,在股市上引起較大反響,6月20日,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正邦科技股價漲停。在股吧里,股民們的情緒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歡欣鼓舞,認為正邦科技要跨界光伏、風電,還抱上了國家電投這樣的“大腿”,新能源賽道是熱門賽道,從第一個交易日股價表現來看,可謂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另一派則悲觀質疑,質疑正邦科技與國家電投合作的資金從何而來?質疑正邦科技是否有能力跨界新能源。
就在6月20日,深交所對正邦科技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說明與國家電投開展合作的背景、目的和具體方式,與公司現階段及未來發展是否匹配;說明在合作中,公司預計投入的資金規模,本次合作預計對公司產生的影響,再在此基礎上,結合公司的經營情況、流動性情況及資金來源(如有出資)情況,說明是否存在資金不足以支持項目的風險。
6月21日及6月22日,正邦科技收到兩份監管函,一份是正邦科技未及時將暫時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11.02億元歸還到2019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專戶、未及時將暫時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24.4億元歸還到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專戶,違反監管規定。另一份是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在廣發證券(000776)賬戶的股票擔保比例低于平倉線,被動減持了正邦科技的股票;正邦科技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在東方財富(300059)證券賬戶的股票擔保比例低于平倉線,也被動減持了正邦科技的股票,合計減持股票數量達到正邦科技總股本的1.11%,違反監管規定。
同時,正邦科技400億元跨界合作協議拉升股價的后勁不足,自6月21日起到截至記者發稿,正邦科技的股價連跌4天。
6月22日晚,正邦科技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鑒于公司現階段資金緊張,與國家電投的合作,目前主要以租賃形式推進,公司擁有屋頂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土地資源30余萬畝,可利用空間資源多,光照充足,太陽能自然稟賦好,可充分利用起來發展光伏發電等綠色清潔能源。項目前期主要由國家電投進行投資建設,公司通過租賃屋頂的方式收取資金,無資金流出,且通過此項目能實現現金回流,后期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雙方將逐步探索股權合作等其他模式。
至此,正邦科技400億元跨界合作項目在部分股民的預期中從站上新能源風口降為當個“小地主”。誰該為該次預期落差負責也成為股吧里股民們的爭議點之一。固然有人指責正邦科技,但也有人認為將合作協議理解為正邦科技將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領域做百億元級別投資是部分人一廂情愿的自我誤導,正邦科技現階段本就無能力跨界投資。
王懷濤律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上市公司的公告是否構成誤導性陳述,除開要看公告內容外,還要結合公告披露后對市場產生的影響以及是否被監管部門認定為構成誤導性陳述。
“該公告內容(指正邦科技6月18日公告的與國家電投合作協議)確實容易使市場投資者產生正邦科技迎合市場熱點的認識,即正邦科技存在‘蹭熱點’嫌疑。但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后,正邦科技于6月22日公告披露與國家電投浙江公司實際的合作內容和商業模式,對理性的市場投資者而言,已足以對該項目合作產生正確的投資認識。”王懷濤律師說道,在他看來,監管部門后續對正邦科技6月18日公告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進行立案調查的可能性極低。
6月22日,記者就與國家電投合作項目采訪正邦科技,詢問其可能的出資額,與國家電投浙江分公司在光伏、風電、綜合能源領域的具體合作形式,合作項目對公司將產生的影響等,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生豬養殖行業,不止正邦科技宣布與能源公司合作。今年4月份,養豬大戶天邦食品(002124.SZ)宣布與國家能源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生物質發電等維度展開合作,天邦食品實控人、董事長兼總裁張邦輝在簽約儀式上指出,生物質發電可以把原來的“環保問題”轉化為資源,光伏發電可以充分利用公司豬場屋頂,以后雙方還可以探索“隔墻售電”,多用綠電可助天邦食品早日實現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與正邦科技不同,天邦食品并沒有通過上市公司公告的渠道對外介紹與國家能源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
業績危機
從正邦科技目前的經營狀態來說,在現階段額外出資投資新能源行業,確實不現實。
正邦科技主營飼料、生豬、獸藥的生產與銷售,其中生豬養殖是核心業務,2021年來自養殖業務的收入占到總營收的六成,來自飼料業務的收入占到總營收的34.57%。
在生豬養殖行業,由于市場供需關系的波動,存在“豬周期”,2019年上半年起國內生豬市場價格快速上漲,2020年全年生豬價格持續處于高位。但步入2021年后,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生豬價格大幅回落,進入周期的下行階段。2021年,正邦科技商品豬價格從年初的32.65元/公斤下降到年末15.17元/公斤,價格直接腰斬,生豬養殖業務虧損嚴重。
在A股上,牧原股份(002714)、溫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天邦食品和正邦科技都是知名的養豬大戶,盡管進入周期下行階段,大家的日子均不好過,但在上述五家公司中,2021年正邦科技的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是最低的,低至-45.88%,其次是天邦食品,為-33.6%,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尚且維持在17.48%。
2021年,正邦科技以超188.18億元的虧損被稱為“豬圈虧損王”。2022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24.33億元,同比下滑-1249.73%。
業績壓力之下也爆出了資金壓力。除開本報道前文提到的正邦科技要占用專用募資款補充流動資金外,6月9日,正邦科技公告因流動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商票逾期未兌付,截至公告當日,逾期未兌付的金額為5.42億元,或因逾期原因面臨訴訟、仲裁等風險。2022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7%。
眼下,“豬周期”的走向深刻影響正邦科技“血量”。東海期貨研究所的研究報告認為,預計今年6、7、8月份商品豬出欄環比持續下降,而下半年,隨著國慶節、腌臘季節的到來,豬肉需求量會上升,豬周期的低點或已現。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