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就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其中特別提到了嚴打騙取留抵退稅方面的工作措施和成果:從4月初到6月底的三個月時間,全國稅務稽查部門已查實騙取留抵退稅企業1645戶,挽回留抵退稅款20.34億元,挽回其他稅款損失14.33億元。
4月1日至6月25日,留抵退稅已有17033億元退到納稅人賬戶,再加上第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臺的留抵退稅老政策的1233億元,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退稅款達18266億元,是去年全年退稅規模的2.8倍。這對當前企業紓困,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走出困境具有重要意義,是政策方面的真金白銀。
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的初衷之一是為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各類市場主體紓困減負,如果有人利用這個政策去牟利就必須嚴厲打擊,因為這種“火中取栗”的行為會影響到政策的執行效果。
正如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所說,決不能讓退稅政策“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為此,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對騙取留抵退稅行為始終要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集中力量打早打小、打準打狠、曝光震懾。
首先,達到上述政策效果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好大數據作用。
6月初,國家稅務總局曾公布了數起騙取留抵退稅案件,其中多數是基于稅收大數據分析獲得的線索。今后,更要發揮好稅收大數據作用,做到精準發現風險,分類加以處置。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稅務部門按時點實施全域風險預警服務,構建多角度、多方位、立體式涉稅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拓寬監控預警范圍,這是將來繼續努力的方向。在大數據網絡建設日益完善以及多個部門聯動的情況下,任何騙稅行為都無所遁形。
其次,任何騙稅行為如果沒有“內鬼”的配合就很難達成,內部防控機制是將來要更加注重的方向。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堅持刀刃向內、嚴查內錯,嚴肅查處稅務人員失職失責、違規違紀,特別是內外勾結、通同作弊騙取留抵退稅等行為。目前已公布稅務人員內外勾結、通同作弊騙取留抵退稅案件12起。下一步,更加堅決、迅速、嚴肅查處稅務人員失職失責、違規違紀行為,為政策落快落穩落準落好保駕護航。
最后,要嚴厲打擊騙取留抵退稅的利益鏈條。
尤其是要對團伙式、跨區域、虛開發票虛增進項騙取留抵退稅,惡意造假騙取留抵退稅,有涉稅違法行為前科、曾被稅務部門行政處罰又發生偷稅或騙取留抵退稅等違法犯罪行為,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聯合打擊力度,依法嚴查重處。
相關部門已經對騙稅企業近3年各稅種開展全方位檢查,對涉嫌虛開發票企業上下游關聯企業開展全鏈條檢查,對幫助籌劃騙稅的黑中介、代賬公司等開展一體式檢查。數據表明,已經打擊虛開騙取留抵退稅團伙117個,涉嫌虛開金額893億元,追回相關企業留抵退稅9.67億元,抓捕犯罪嫌疑人1165人,查處黑中介14個。
總之,留抵退稅政策是一部“好經”,“好經”不能念歪。雖然當前騙稅數據與總體留抵退稅數據相比還不算大,但數據不大并不代表著影響小。下一步,有四個方面需要重視:相關部門的內部防范是根基,大數據的技術支持力量是支撐,對違法犯罪的嚴懲是警示和震懾,市場主體的自律是根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