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海
[ 年報顯示,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中,阿里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13.1億,其中超10億來自中國市場,3.05億來自海外。 ]
在香港二次上市近三年后,阿里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通過雙重主要上市,預計國際投資者將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同時,阿里港股預計也將符合港股通資質,從而或為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阿里創造更多便利。分析普遍認為,對于阿里以及中概股,雙重主要上市是順應當前格局和市場預期、確保投資者利益的最優商業選擇。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這個決定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廣泛多元的投資者,尤其是阿里數字生態參與者,能共享阿里的成長和未來。
為何選擇雙重主要上市?
2018年香港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越來越多中國科技公司選擇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兩地上市,但在交易機制設計上,大多以美國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掛牌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2021年3月31日,港交所放寬海外發行人上市門檻,優化及簡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制度修訂后,對于不同投票權的公司,規定可以選擇直接雙重上市,此前則規定必須先二次上市,再轉為雙重上市。
近段時期以來,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貝殼、小鵬、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實現在美國和中國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相比二次上市是將在主上市地的股票在另一資本市場掛牌交易,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雙重主要上市則是上市的兩個資本市場均列為第一上市地,不分主次。這使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具有更強的風險對沖能力,即上市公司在一個市場退市不會影響其上市地位,可通過將所有股票轉移到另一個上市地,從而既避免退市風險,又降低了退市成本。二次上市雖然要求簡單,但一旦被迫在主上市地退市,二次上市地交易的股票就同樣面臨退市清算。
雙重主要上市之后,相關公司可以更好應對單一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申請雙重上市,對于阿里在香港市場的估值有一定影響!焙秃鲜讋摚ㄏ愀郏﹫绦卸玛愡_告訴第一財經,采用二次上市模式的企業,目前沒有進入港股通范圍,但采用雙重上市模式的企業,比如小鵬、理想,能夠進入港股通范圍。此次阿里申請雙重上市,其標的存在進入港股通的預期。
作為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阿里與騰訊的估值差距越來越大,陳達認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騰訊屬于港股通標的,國內投資者能夠通過港股通購買騰訊,而不能購買阿里股票,如果此次雙重上市能夠提升阿里港股的估值,百度、網易等公司可能會跟進。
阿里和香港淵源已久,從2007年以來,阿里就將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的首選。
2007年,阿里的B2B業務就曾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籌劃整體上市時,首先考慮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聯交所,并開展了相關路演。但由于當時相關規定限制,最終轉赴紐交所上市。
2014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仍公開表示: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
2018年,香港聯交所啟動上市制度改革,這也為包括阿里在內的大量國內互聯網公司在港上市創造了更有利條件。2019年11月,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紐約依然作為其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來,阿里大部分流通股已轉至香港注冊。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6個月里,阿里股份在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7億美元,在美國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32億美元。由于中國和亞太地區是阿里業務開展的主要市場,阿里股票始終受到中資和亞太資金的高度關注。此次阿里新增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在技術層面上水到渠成,也符合市場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預期。
明確未來三大戰略方向: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
“過去這一年,阿里在組織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變,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新開端!痹谕瞻l布的股東信中,張勇寫道,“我們必須比這個時代變化得更快,必須更堅決地調整和完善自己,更快速地把共識轉化為行動。盡管這些變革效果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顯現,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正行進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張勇表示,面對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阿里應對之道的基本原則是“堅定信心,積極應變,做好自己”。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進一步明確了三大戰略——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作為集團面向未來堅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在消費者業務領域,阿里完成了國內年度購買用戶超過10億的既定目標。數據顯示,過去一個財年,超過1.24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人民幣1萬元,這些消費者的跨年活躍率高達98%。而本財年淘特超過3億的年度活躍消費者當中,只有20%從未在淘寶天貓上購物;淘菜菜年度活躍消費者中,則有超過50%首次在該平臺上購買生鮮。
與此同時,阿里逐步建立起一套分布式物流網絡,形成了規;倪h中近場的完整布局——從早期合作伙伴模式的全國快遞,到逐步實現從全國到地方、從遠場到近場的時效達、當日達、次日達等多種模式。最新一個季度,菜鳥日均處理的跨境及國際包裹量也已經超過450萬個。
在云計算領域,阿里目前付費客戶數已超400萬,其中包括超過60%的A股上市公司。
自2021年阿里云中國區設立16個分公司以來,這家國內最大云廠商就將“本地化”寫入了發展戰略中,分公司負責區域的本地化運營,包括與本地客戶建立連接,建立本地化生態。其后一年,阿里云從各方面推進本地化戰略,其中一個關鍵的變化是,分公司總經理從銷售單元向經營單元轉變。
在全球化領域,阿里正致力于探索消費領域和云計算領域的全球化。當前,阿里在全球部分區域和國家擁有多個消費業務的品牌,包括速賣通、Lazada、Trendyol和Daraz等,海外市場年度購買用戶已經超過3億。在云計算領域,阿里目前已經在全球27個地區提供云計算服務。
與此同時,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22財年年報,年報顯示,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中,阿里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13.1億,其中超10億來自中國市場,3.05億來自海外。GMV(交易總額)為8317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占79760億元,國際市場占540億美元。
此外,年報還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單。年報顯示,阿里合伙人目前共有29名成員,除此前宣布退休的部分成員外,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相關成員包括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彭翼捷等也不再擔任阿里合伙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