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產管理行業需要深入理解和切實踐行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抓住養老金融、綠色投資、新科技應用等新機遇,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7月30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曹德云在“2022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
他指出,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經過20年的探索實踐,走上了一條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道路,取得較好成效,也積累了有益經驗。一是專業化水平穩步提升;二是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三是資產配置理念日趨成熟;四是監管體制機制持續完善;五是業務創新能力加強;六是支持實體經濟作用彰顯領域。
曹德云認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外部環境面臨一定的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從市場環境看,我國低利率趨勢仍在延續,長期債券供給不足,收益率偏低。金融市場波動比較大,長期優質類型資產比較稀缺,信用風險增高。從保險行業自身看,正處于從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陣痛期,新的業務模式尚未成熟,治理水平、能力建設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面對這些新的困難和挑戰,他對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給出以下六點建議:
一要鼓勵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根據資源稟賦特征、專業特長、能力條件和發展需要,設立并優化從事股權、不動產、境外投資等業務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促進保險資管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差異化和精細化管理。
二要鼓勵保險資管機構發揮長期資金管理專長,拓展第三方業務,更好地服務長期資金擁有者。同時支持資管機構產品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實現業務多元化和立體化。
三要提升自身的能力,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風控至上的原則,增強資產負債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的能力,構建多門類、精專深、創新能力強的專業化團隊,提高投后管理、風險控制、市場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四要積極探索實踐,將ESG融入保險資產管理的核心理念。加強ESG投資數據建設,基于指標體系不斷優化,全面落實投資流程,科學評估風險收益。加大相關產品的創新力度。
五要有序推動數字化進程,加快保險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實現互聯互通,強化保險資產管理數據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數據指標體系,統一數據標準口徑,主動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探索保險資管業務新場景。
六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通達性,發揮好保險資金的長期效能,強化與優質行業企業的對接。有效通過資本市場服務優質企業的融資需求,提升服務實體產業質效。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與大家探討新時期的財富管理的:規范與發展。我們面臨宏觀經濟、國際形勢上的變化,比如說地緣政治引發的金融市場的大波動,再比如咱們中國慢慢進入了低利率的市場環境當中。同時,我們資管市場又經歷了一個改革,咱們的凈值化等等,市場本身面臨著挑戰和機遇,接下來我們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將走向什么方向呢?行業正在經歷著怎樣的重塑和變革,我們今天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受疫情影響,我們今天有幾位重要嘉賓不能來到現場,我們可以與他們進行連線交流。
曹德云: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第八屆青島中國財富論壇,這次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財富管理創新路徑”為主題,在當前資管新規正式實施,財富管理市場呈現新格局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就保險資管行業在新形勢下的改革發展問題與大家做個匯報。
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經過20年的探索實踐,走上了一條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道路,取得較好成效,也積累了有益經驗。
一是專業化水平穩步提升,設立保險資管公司33家,資管中心和資管部門170多個,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保險資管公司受托管理的保險資金超過17萬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超過72%。
二是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受托管理的非保險資金超過3萬億元,同時保險公司委托券商、公募基金等機構管理的保險資金超過6000億元。
三是資產配置理念日漸成熟,確定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的理念,構建較為合理適用的資產配置結構,與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階段和保險業發展需要基本匹配。
四是監管體制機制持續完善,建立了《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以及系列業務監管規則為主體的監管法律框架,形成了機構監管、業務監管、人員監管、風險監管等有機協調融合的監管模式,較為豐富的監管工具箱。
五是業務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保險資管業創設了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產品等系列工具,產品化程度提高。協會注冊登記產品2600多只,規模接近5.8萬億元。保險資金通過購買債券股票基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等方式,服務于國家戰略、資本市場,在集成電路、綠色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影響力的產品。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外部環境面臨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從國際環境看,全球供應鏈重構,經濟金融碎片化,全球秩序和治理結構加速。糧食安全,能源危機,全球性通脹等問題要高度關注。
從國內環境看,受疫情反復影響,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凸顯,我國還面臨著輸入型通脹的挑戰,隨著穩經濟系列政策的落實,經濟運行有望加以改善。從市場環境看,我國低利率趨勢仍在延續,長期債券供給不足,收益率偏低。國內金融市場波動比較大,長期優質類型資產比較稀缺,信用風險增高。從保險行業自身看,正處在從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陣痛期。新的業務模式尚未成熟,能力建設、治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面對這些新的困難和挑戰,保險資產管理行業還需要深入理解和切實踐行,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抓住養老金融、綠色投資、新科技應用等新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要鼓勵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根據資源稟賦特征、專業特長、能力條件和發展需要,設立股權、不動產、境外投資等業務領域的專業機構,促進保險資管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和差異化經營、精細化管理。
二要鼓勵保險資管機構發揮長期資金管理專長,拓展第三方業務,更好地服務長期資金擁有者。同時支持資管機構產品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實現業務多元化和立體化。
三要提升自身的能力,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風控至上的原則,增強資產負債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的能力,構建多門類、精專深、創新能力強的專業化團隊,提高投后管理、風險控制、市場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四要積極探索實踐,將ESG融入保險資產管理的核心理念。加強ESG投資數據建設,基于指標體系不斷優化,全面落實投資流程,科學評估風險收益。加大相關產品的創新力度。
五要有序推動數字化進程,加快保險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實現互聯互通,強化保險資產管理數據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數據指標體系,統一數據標準口徑,主動擁抱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探索保險資管業務新場景。
六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通達性,發揮好保險資金的長期效能,強化與優質行業企業的對接。有效通過資本市場服務優質企業的融資需求,提升服務實體產業質效。
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