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近的一場創新公益活動,讓人感動、驚喜。
在華南地標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平安信托、英皇電影城,一同給10多位“心青年”發放了“臨時聘書”,聘請他們在影院開展日常工作,包括查核酸、指引觀眾、保潔等。
如果足夠了解 “心青年”這個群體就會明白,這些對于普通人而言十分平常的工作,對“心青年”卻是無比珍貴的經歷。
何為“心青年”?這個名詞很新鮮,但群體很廣泛,在國內有1000多萬人。他們是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心智障礙人群,主要包括孤獨癥、智力發育遲緩、腦癱、唐氏綜合征等群體。
有些“心青年”雖然接受了漫長的康復與技能培訓,但由于缺少就業機會和經驗,在社會融合方面仍然困難重重——這正是“心青年”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深圳的公益組織、企業聯手,通過“‘蔚藍行動’心青年融合計劃”,讓“心青年”走出家門、走進社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破冰之旅”。
這是一次小小的實踐,可能覆蓋的人數也很有限。但這體現著深圳這座年輕之城、慈善之都的溫度、包容,也體現著來自平安的“金融+慈善”的創新公益善心。這樣的活動將給“心青年”及其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最近,巧逢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三周年,在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成就之外,深圳的“民間力量”創新突破先行先試,向10多位“心青年”提供offer,雖不起眼但意義非凡,成為了這座城市打造先行示范區的一抹別樣顏色。
“弱有眾扶”,讓社會有機會看到“心青年”的潛能價值,這條路注定不易,但深圳已在路上。
讓“心青年”也有機會去追風
“心青年”群體由于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癥或者智力發育遲緩,先天存在溝通障礙、學習障礙和社會互動障礙,但他們對尊重、信任和愛的渴望,一點不比心智正常者少。“我想有一份工作”,是前面提及的10多位“心青年”的共同心聲,是他們渴望融入社會的集中縮影。
有數據顯示,我國至少有1200萬心智障礙者,人群相當龐大。這個人群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的背后還隱藏著千萬家庭。“心青年”能否順利融入社會,關系著他們的生命質量和家庭幸福。
只要外界社會提供一個舞臺、給予一些幫助,“心青年”就可以發光發熱,既能融入社會,又可以自力更生,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但現實情況并不理想。數據顯示,我國心智障礙群體融合就業比例不足5%,而發達國家的比例是大約27%,差距相當明顯。
這不僅是“心青年”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也是中國社會在追求公平正義、民生幸福的征途上,必須解決的問題。
本次由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平安信托發起的公益行動,,正是要嘗試解決前述問題。讓“心青年”擔任英皇電影城工作人員,先提供培訓、面試機會,然后“持證上崗”努力打破“心青年”與“社會”之間的桎梏。
活動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細節,是22歲的“心青年”羅城,他目前就讀于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職業高中,平時喜歡繪畫和書法。
在鏡頭前,有人問羅城:“你想去工作嗎?” 羅城反應極其迅速,立刻點點頭,說:“想!”
又問,“為什么想去工作啊?” 羅城邊笑邊比劃手勢說,“錢啊,沒有啊……掙錢可以買吃的、喝的、還有衣服啊……”
真實、感人、率真的羅城只是眾多“心青年”中的一員,類似這樣的孩子和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當社會的發展步伐狂飆突進的時候,需要有一些人充當守望者,停下腳步回頭望望,關注被遺忘和忽視的人,主動向他們伸出援手。
渴望工作的“心青年”,就是這樣一群看似腳步蹣跚、實則心有熱望的追風者。
深圳是人口大市,也是中國都市中年輕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平安信托將公益目光投向 “心青年”,正是在最合適的城市,做了最溫暖人心的事。
為什么這件“好事”能做成?
在我國的公益慈善事業中,關注“心青年”的人士和行動有很多,而為“心青年”提供“崗前輔導、面試”和“工作機會”,繼而幫忙他們融入社會的創新之舉,不太多見。
這件事能在深圳迅速落地做成,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深圳特有的濃厚慈善公益氛圍。
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中,重點提出了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目標是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除了要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還有一條就是“弱有眾扶”。
無疑,這是一座有人文情懷、也有救濟實力的愛心城市。
作為內地首個成立義工組織的城市,深圳在過去30多年間,已發展260萬注冊志愿者,組建了千余支專業志愿服務隊,服務項目近120萬個,包括交通治安、環保、文旅、專業技能、大型活動等。
而資助此次“‘蔚藍行動’心青年融合計劃”的資金,則來自6年前深圳種下的一顆公益種子 ——“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
早在2016年,在《慈善法》正式落地實施之際,深圳就推出了國內首只永續型集合慈善信托 ——“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
深圳的監管單位十分支持轄內機構在合規安全的框架下開展慈善事業和金融創新。“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的推出,得到了深圳民政局和深圳銀保監局的大力支持和專業指導,確保了首只慈善信托計劃的設計依法合規,為后續更多慈善信托產品做出示范。
其次,作為發源于這座愛心之城的本土企業,中國平安在教育公益方面的嘗試和探索由來已久。
平安十分關注青少年素質教育,圍繞科技素養、文學素養、體育素養、心理健康等發起并持續開展一系列青少公益項目,通過硬件支持、線下支教、遠程培訓、獎教學金、夏令營構筑起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以平安力量護航青少年成長。
而針對特殊兒童成長,平安信托開展“蔚藍行動”項目已有14年之久,見證著一批又一批特殊兒童成長為青年。在本次融合計劃中,平安信托也通過“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提供全程資助。
今年,平安信托將關注點聚焦特殊兒童成年后的社會融合需求,幫助“心青年”突破就業困境。以英皇電影城為良好示范,希望匯聚更多愛心企業和社會機構,構建可持續的公益服務生態圈,為更多“心青年”提供職業素養培訓和就業崗位實踐機會,后續也將有更多的單位將“接棒“加入融合計劃,以幫助更多“心青年”。
此外,專業的金融創新工具為公益慈善貢獻了新的“圳能量”。
慈善捐贈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盛行的公益形式,也是人們參與社會公益的主要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慈善信托成為一股新興潮流,這在發達國家尤為明顯,中國社會也在逐漸熟悉這一新興公益形式。相比傳統的慈善捐贈,慈善信托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量身定制,即針對特定公益需求,可以設計最佳的慈善方式與信托方案;二是財產獨立,即慈善信托財產具有獨立性及社會公益屬性,其必須全部用于公益慈善目的;三是低成本且具有持久性,即管理由專業信托機構負責,僅需向受托機構支付少量管理費,慈善信托期限可以無限期存續。
慈善信托,無疑是將公益與金融完美結合,以理性科學手段,實現最純粹的慈善目的。
結語
在“‘蔚藍行動’心青年融合計劃”首期活動的結營儀式上,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理事長黃裔談到:“對于‘心青年’來說,他們中大部分都缺乏這樣的工作體驗機會。不是因為他們個人的問題,而是因為當前社會結構里還存有很多對他們的偏見和歧視,也因為當下的教育、就業等公共服務不能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支持。過去這段經歷,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新的體驗和經驗,雖然只是生活里的片段,但當生活不斷有這些新的片段,那他們生活的版圖也就不斷擴大了,他們會有更多可能性,更多選擇。”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平安的“蔚藍行動·心青年融合計劃”,給“心青年”的人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也讓更多人開始了解、接納“心青年”。
這是平安教育公益的生動案例,以專業、創新,以及“微光力量“創造著無限的社會價值;這也是“心青年”的幸運歸屬,他們有機會去發現、體驗成年生活的樂趣以及人生的無限意義。
深圳,向來是一個擅長誕生傳奇的地方,但愿“蔚藍行動”這束微光越來越亮,照耀更多角落和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