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今日從去哪兒等機票代理和平臺獲悉,已收到國內航空公司發布通知,將于9月5日起調整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
此次調整后征收的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標準為,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旅客收取6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收取120元。
按照此前的慣例,其他航空公司也將陸續通知平臺和代理,對燃油附加費進行同樣的調整。
就在上個月,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剛剛進行了年內首次下調,相較于上一次上調分別降低了20元、60元。
此次燃油附加費再降20元,主要還是由于國際航油價格的持續回落。
不過即使油價回落,航空煤油價格依然處在歷史高位,今年年初的航空煤油價格只有4871元,2020年6月的航油價格最低谷時更是只有1724元/噸。
飆高的油價,也使得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不斷增加。在今日陸續發布的上市航司2022年中報中,除了東航因為上海封控期間航班量的大幅下降而燃油成本同比下降,其他幾家上市航司均是同比大幅上升。
需求的下降與燃油成本的飆升,也在重創航空公司上半年的業績。8家上市航司上半年一共虧了近700億,相當于每天虧掉3.8億。其中四家航司占據了虧損榜的前四位,虧損額相當于排在后面的20多家上市公司的虧損之和。更是有12家航空公司已經資不抵債。
為了覆蓋飆升的燃油成本,航空公司也在今年連續五次上調燃油附加費。今年上半年,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在短短半年內從0元,飆升到破了歷史記錄。自今年2月份,航空公司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此后短短半年內,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連續五次上調,從最初的10/20元飆升至100/200元,足足翻了10倍。
因為國際航油導致的燃油附加費持續飆升,也使得許多旅客吐槽,并戲稱為“機票刺客”。燃油附加費成本也成為影響旅客出行的一大因素。
根據航班管家的最新統計數據,8月30日,全民航執行客運航班量6727架次,同比2021年減下降21.3%,同比2019年下降56.1%,環比上周同期下降17.1%,航班執飛率為41.5%。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分析指出,伴隨著中秋、國慶的到來,此次燃油附加費的下調、機票成本的下降將有利于乘機出行,民航訂票量在未來又將迎來一波新的上漲趨勢。而為了幫助用戶降低出行成本,去哪兒平臺自7月5日推出了機建燃油費次卡。用戶在預訂機票時購買88元的機建燃油次卡,可以分三次抵扣總計150元的機建燃油費用,累計最多可幫用戶節省62元。
根據攜程今日發布的《2022年中秋及秋游預測數據報告》,截至8月30日,中秋假期訂單對比端午同期增長137%,其中機票、火車票訂單量分別增長近2倍、5倍。
在燃油附加費下調的同時,即將到來的中秋小長假也迎來暑期和國慶間的機票價格洼地。根據攜程平臺數據,中秋期間單程含稅機票價格為770元,較暑運期間單程均價963元回落兩成,低于當前國慶824元的均價,9月整體機票均價也保持在750元左右的水平。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今年法定節假日中,游客出游半徑在清明達到最低谷(95公里)后、逐步回升至端午的高點(107.9公里),但今年出游半徑峰值(元旦110.3公里)距離2019年假期出游半徑均值270公里的水平仍不足一半。由于近日全國多地散發疫情又起,中秋小長假本地、周邊休閑度假將大概率成為主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