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6日電 6日,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096,下調98點。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間價2020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6.90。截至發稿,美元兌人民幣在岸、離岸匯率較為平穩,前者報6.93,后者報6.94。
央行穩匯率
近日匯率大幅貶值,9月5日高點達到6.94,距“破7”一步之遙,在此情況下,央行及時出手穩匯率。
9月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了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8%下調至6%。
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今年4月底,央行曾宣布人民銀行自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8%。
據了解,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繳存至央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也是央行調節外匯市場供求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釋放外幣流動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抑制人民幣匯率單邊貶值預期。
“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意味著境內金融機構為外匯存款繳存的準備金減少,有助于增加市場上美元流動性,并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當前受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影響,美元指數一度突破110關口,引發人民幣對美元被動性貶值。央行此舉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有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避免出現非理性的超調。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釋放外匯流動性,增加市場外匯供給,從而進一步抑制外匯升值、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一年之內兩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政策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推動人民幣匯率降低波動、回歸常態。”董希淼表示,從長期看,我國經濟基本面支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截止到7月末,我國外匯存款9537億美元,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此次降準2個百分點,相當于金融機構可以增加190億美元外匯運用能力,有利于提振人民幣匯率走勢,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
破7?人民幣還會貶值嗎?
8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經歷一輪快速回調。9月5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16時30分收盤價報6.9366元,較上一交易日跌338個基點。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9月5日同樣走弱,盤中接連跌破6.93、6.94和6.95關口,續創2020年8月以來的新低。
相反的是,美元指數近期一度突破110關口,創下近20年以來新高。
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5日在北京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時表示,美元今年以來升值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特別提款權)籃子里其他儲備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貶值。人民幣也貶值了8%左右,但和其他非美元貨幣相比,貶值幅度是最小的。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歐元貶值12%,英鎊貶值14%,日元貶值17%。劉國強指出,人民幣貶值相對較小,而且在SDR籃子里,人民幣除了對美元貶值以外,對非美元貨幣都是升值。“在SDR貨幣籃子里,一個基本情況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幣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幣并沒有出現全面的貶值。”
劉國強直言:“合理均衡、基本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我們也有實力支撐,我覺得不會出事,也不允許出事。”
中信建投證券黃文濤認為,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已經定價75BP加息,人民幣貶值速破“7”壓力不大。但中長期看,歷史經驗表明聯儲一般需要加息到超過或接近通脹增速,才能明顯控制通脹壓力,且還未見美國衰退的明確信號,因此,不宜輕言美元指數見頂。國內和香港離岸市場方面,我們更傾向于認為,央行在資金面寬松和匯率之間可能更偏向資金面,只要貶值幅度不超過主流非美貨幣,央行能夠容忍匯率波動。并且,央行也擁有足夠的手段穩住匯率和資本流動預期。因此匯率中長期確存“破7”壓力,但對資本外流、市場信心的影響都已弱化。(中新經緯APP)
編輯:董湘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