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第五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合合信息秀了一把肌肉,將智能文字識別技術等等搬到了人工智能大會現場,引來了包括央視在內的諸多媒體關注。
智能文字識別技術是正在登陸科創板的合合信息核心技術之一,也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分支,技術壁壘高,識別準確率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智能文字識別技術最具代表的產品是公司旗下“掃描全能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合合信息旗下重磅拳頭產品,掃描全能王是合合信息歷經了十年研發(專注底層技術研發,產品成熟前幾乎沒有商業化貢獻),在公司IPO之前才開始試水商業化變現并獲得成功,而后聯合其他核心產品一起打開公司穩定增長局面,逐步走向上市。
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根據招股書,合合信息近年的業績增速明顯。2019年仍在虧損的合合信息,2020年扭虧為贏,實現約1.3億元凈利潤,2021年一季度也持續盈利。 IPO前夕,合合信息產品的商業化道路走得尤為順暢。
強科創屬性 技術識別準確率全球領先
談到掃描全能王,一般讀者理解其就是智能文字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之一,文檔編輯類軟件(WPS、福昕等)、云存儲類軟件(百度網盤、夸克等)、通訊協作類軟件(釘釘、QQ、企業 微信、微信等)均包含掃描與文字識別功能,也都能滿足辦公需求。
但上述理解并非掃描全能王的全貌。
合合信息的核心技術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其是人工智能(AI)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屬于科創板鼓勵的技術方向,該技術壁壘較高,具備更多認知與理解能力,可適應多語言、多版式、多樣式等復雜場景,并可應用到多個商業化場景中。
顯然,掃描全能王具備多種人工智能技術疊加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古籍文字、甚至甲骨文等復雜語言文字的處理能力。簡而言之,雖然普通辦公軟件具備簡單的智能文字識別功能,但其與合合信息不在一個賽道上。
成立至今,合合信息在智能文字識別領域已擁有超過十余年的研發經驗及技術積累,技術識別準確率全球領先,并獲得多項國際競賽獎項,獲得110多項專利。
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受到過國家戰略層面重視,《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已將文字識別技術納入限制出口的技術范圍。此外,合合信息擅長的“復雜版面手寫圖文識別及理解關鍵技術研究”也被科技部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關鍵技術”。
2020年6月,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封禁59款中國手機應用,掃描全能王位列其中。2021年1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8家中國應用軟件進行交易,其中包括掃描全能王以及支付寶、騰訊QQ、微信支付和WPS Office等,雖然這項行政命令沒有實際執行,但也代表合合信息的產品和技術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由于中國的智能文字識別技術走在世界前列,而相比之下,智能文字識別技術一度落后的美國國家利益受到了影響。因此,Adobe、微軟等美國軟件業巨頭均加大研發并推廣競爭產品Adobe Scan和Microsoft Office Lens,試圖進行美國版的“國產替代”。
因此,掃描全能王所在的賽道,并非簡單的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單一技術應用,公司在行業通用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包括自研算法模型的代碼編寫、模型設計與構建、模型訓練、參數調節、場景驗證等工作,智能圖像處理、復雜場景文字識別、復雜文字識別場景的NLP技術是公司憑借多年技術研發活動中積累所得,相比傳統辦公軟件有顯著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合合信息的智能文字識別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到30余個行業中,《財富》雜志2020年發布的世界500強公司名單中,公司客戶已覆蓋超過80家。另外,公司的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可以有效的檢測出各種文檔的篡改痕跡。
合合信息是人工智能領域為數不多自主創新技術輸出全球并產生較大國際影響力、形成規模化應用的中國企業。公司自主開發的掃描全能王APP產品在全球100余個國家擁有上億的月活用戶。
根據App Annie數據,截至2021年3月31日,掃描全能王免費版曾在App Store上120個國家和地區(含中國)的效率類免費應用下載量排行榜位列第一。2021年初,合合信息在App Annie“2021 Top publisher Awards”與Google、微軟、Zoom及Adobe一起被評選為全球前五大商業與效率應用企業,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國公司。
商業化試水大獲成功后醞釀上市 初期規模起點低增速遠超行業平均值
合合信息的商業化之路走得順暢,取決其潛心十余年的研發和積蓄能量。
經過十余年的技術投入(幾乎沒有商業化),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掃描全能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技術實力。
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行業復合增速。2018年,美國權威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發布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 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市場將以13.7%的復合年增長穩健發展。而2019年,合合信息實現了139.13%的增長,十倍于行業增速。
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業績增速,讓合合信息被一些非專業機構質疑為“虛增收入”。
捋一下合合信息旗下全能掃描王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應用時間或許能發現答案。
2019年之前,掃描全能王一直處于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階段,并未進行商業化變現,因此2019年之前錄得虧損。但這幾乎是每個產品研發階段會面臨的常態。
2019年,掃描全能王等拳頭產品正式啟動商業變現,開啟了付費使用等多種商業化變現模式,而恰恰這一試水就取得了巨大成功。2019年是合合信息走上商業變現的重要節點,一直收入規模不大的合合信息收入突然大增10倍,業績遠超于行業增速,便遭到了質疑。
要知道,商業化之前掃描全能王免費對用戶使用,合合信息在這款產品上營收很少,幾乎沒有利潤,突然大規模變現后除以原來非常小的營收基數,最后結果遠超行業實屬正常。
與合合信息類似的還有科創板的金山云,金山云在2019年的招股書中公布的營收和凈利潤指標,也是IPO前出現了較大的超出行業平均增速的增長。
2016年營收僅5億元的金山云,彼時凈利潤1.29億元,2017年,公司營收增長38%至7.5億元,凈利潤卻同比翻了近一倍,到了2018年,金山云營收增速突然增長至49%,凈利潤也同比增長47%,也處于上市前三年突然高速增長的狀態。
來源:金山辦公招股書 股票代碼:688111
商業化試水取得成功后,合合信息在多次證實應用場景有效且商業模式能長遠發展之后,順勢開啟了擬IPO之路,也就是到了質疑所提到的招股書業績節點。
一個正常的邏輯是,一個企業很多年投入研發到某些產品,因為測試打磨產品以及用戶獲取一直在投入一直虧損,等十余年后投入期結束了進入變現試水期了,變現結果也很好的時候,順勢而為開啟上市之路,這是企業自然而然成長壯大登錄資本市場的必經階段。
但如果這家企業恰巧趕上招股書報告節點剛好是商業化大規模變現業績大漲的節點,那么這個企業就一定趕在上市報告節點虛增了收入?很明顯,這個邏輯不成立。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合合信息是國內AI領域內商業化落地水平最好的企業之一。AI領域大部分企業仍處于虧損中且短期難以快速盈利,受益于商業化變現的成功,合合信息已于2020年扭虧為贏,當年凈利潤約為1.3億元,2021年一季度也持續盈利,產品的商業化得到了全球市場的充分認可。
龐大月活量支撐未來增長 不需要刷單來找存在感
對于未來營收增長,合合信息在招股書和問詢中披露的強大的月活數據給了投資者一劑定心丸。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末,合合信息旗下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啟信寶3款APP在AppStore與Google Play應用市場的全球用戶累計首次下載量合計超過6億,2021年3月的月活(即月度活躍用戶數)合計約1.2億。
按照如此大的用戶基數計算,哪怕是0.2%的付費率,每個月合合信息將有有24萬付費用戶,如果按照客單價500元計算,這些或將產生1.2億元營收,妥妥的技術變現王者。
于是,有質疑的聲音稱合合信息旗下渠道計算的月活量不準確,有重復計算,夸大數字的嫌疑。
事實上,月活數據只是用來參考并算出營收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是簡單的相乘,實際會計操作中會更多考慮其他因素。另外,不同渠道的月活量是為了體現公司為用戶提供多重的使用方式,是行業操作默認規范。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合合信息營收中來自非注冊用戶的付費,無論是客戶數量、付費金額還是占比都在持續增長,這也是未來營收增速提供了保障。
據發行人透露,付費用戶持續增長的邏輯在于,大量用戶存在多次使用掃描功能、轉換功能的需求,在當前沒有更好競品的情況,用戶選擇付費是滿足工作等需求的正常方式,與刷單毫無關聯。試問一下,市面上哪些APP月活過億了還需要人工刷單的?難道錢多了燒不完?況且蘋果和谷歌平臺對于每一筆交易都要收取手續費,刷單的成本巨大且不可持續。
此外,合合信息的續費率下滑,也被有心人士拿去做文章。事實上,續費率出現下降是非常正常的商業現象,部分薅羊毛的客戶使用之后不再續費,也是幫助企業篩選忠誠用戶的方式。雖然合合信息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辦公軟件開始試水簡單的智能文字識別技術技術吸引用戶),但是公司通過不斷改良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市場對于產品的認可度仍在不斷提高。
此外,對非注冊用戶卻付費的數量、金額和占比都在持續增長,合合信息被質疑為“刷單”。
事實上,掃描全能王非注冊即游客模式,用戶不用注冊即可購買服務,實質上是免去了注冊等相關程序對用戶的負面影響,并不意味著非注冊就不是付費用戶,概念混淆。其次,非注冊用戶與注冊用戶的功能差別,主要是云空間和文檔同步功能,并不影響最核心的文字識別和文檔轉換功能,對用戶體驗無實質性影響,所以刷單的底層邏輯不成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