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朋友去醫院檢查,卻查出自己有癌癥,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靂,但幸運的是發現及時。仿佛影視劇里才有的劇情,真實發生了。
據羊城晚報報道,在浙江,胡阿姨感覺最近臉上的斑越來越多,便找來54歲的李阿姨作伴去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找到“網紅”醫生鐘劍波。
鐘醫生對胡阿姨檢查后確認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沒啥大礙,但看了一眼李阿姨臉上的痣,卻感覺不對勁。
李阿姨稱,自述臉上的痣已長了很多年,有一些是做飯的時候被油燙的,一直沒當回事。
醫生用皮膚鏡進一步檢查后更加懷疑,李阿姨患的是皮膚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基底細胞癌,迅速為其安排了手術,證實其中一顆“痣”確實是基底細胞癌。
術后,李阿姨恢復良好。
據了解,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腫瘤之一,多見于中年以上膚色較淺的成人,尤其是日曬較多的戶外工作者,常見于面部、耳部、手背和前臂等。
基底細胞癌發生轉移率低,比較偏向于良性,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治療方法也很多,但仍有較大的破壞性,又稱侵襲性潰瘍。
開始是一個皮膚色到暗褐色浸潤的小結節,較典型者為蠟樣、半透明狀結節,有高起卷曲的邊緣。
后期中央開始破潰,結黑色壞死性痂,中心壞死向深部組織擴展蔓延,呈大片狀侵襲性壞死,可以深達軟組織和骨組織。
據鐘劍波介紹,由于中國人的“基底細胞癌”大多呈黑色或褐色,在發病早期極易誤診為色素痣,若誤診或者治療手段不當,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因此提醒,當面部、鼻部出現以下這些“小疙瘩”時,務必引起重視:
短時間內快速變大、形狀不規則、凸起、瘙癢;顏色與膚色不一致;疼痛、破潰久不愈合、感染、糜爛;舊瘡疤出現潰破、糜爛或結節突起。
目前基底細胞癌無法徹底預防,但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加小心:
1、盡量避免長期接觸有害的化學物品如瀝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避免長時間的皮膚暴曬。
2、患有光線性角化病、著色性干皮病等癌前病變者,盡早進行治療。
3、從事接觸X線或熱輻射工作的人員要做好防護,盡量避免電離輻射。
4、積極治療如潰瘍、炎癥、燒傷瘢痕等皮膚慢性病癥。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上方文Q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