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退休教授余世誠現場分享與《共產黨宣言》的故事。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供圖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9月27日,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總隊及特邀黨建組織員、高校思政課督導員等5支專業分隊正式成立,1600余名教育系統的離退休老黨員將發揮優勢,在立德樹人、上好思政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助力“雙減”等方面持續發揮作用。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北京教育系統將以老黨員先鋒隊為先導,充分發揮老黨員先鋒隊示范帶動作用,組織廣大老黨員帶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退休教授和在校生現場講述“初心”故事
詩朗誦、主題講述、彈古箏寫書法、舞蹈……活動中,北京教育系統老同志們通過精彩紛呈的風采展示,表達了離休不離黨、退休不褪色,始終秉持著永遠跟黨走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品格。
在主題講述環節,今年86歲、已有62年黨齡的中國石油(601857)大學退休教授余世誠以《黨史園地的“拾穗人”》為題,講述年輕時在研究黨史中,意外發現一本出版于1920年8月的中譯本《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余世誠和同事在調查中發現,這就是傳入中國的最早版本的《共產黨宣言》。他還分享了該書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得以保存下來的歷程。“這本書本身的流傳和經歷也十分感人,在調查當中,我本人也非常受教育。”余世誠感慨這是經過了戰火洗禮的一本書,并表示作為一名老黨員,自己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的歷史的宣傳和教育奉獻余熱。
疫情背景下,退休在家的老同志們是如何度過漫漫長日的?寫快板書、創作并朗誦歷史詩歌、為老歌重新填詞、組織合唱團“云排練”……北京聯合大學退休干部陳保平以《奉獻是我分內的事》為題講述了老同志們參與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當天,北京市教委退休干部白榮正以《我心中永遠飄揚著鮮紅的黨旗》為題講述了參與奧運會籌備的難忘經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王詩雨從青年學生的角度講述了北航老教授陳光《一生只為空天報國育英才》的動人故事。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高校系統共有8.3萬余名離退休老同志,他們同樣是推動首都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系統累計已有62支老黨員先鋒隊
活動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張革宣布正式成立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總隊以及5支專業分隊。
5支專業分隊中,不僅有教育特色鮮明的“特邀黨建組織員分隊”“高校思政課督導員分隊”和“高校教學督導員分隊”,還有根據教育系統有大量老黨員活躍在社會各個方面從事公益活動、開展志愿服務的實際,專門成立的“志愿服務分隊”和“文藝服務分隊”。
近五年來,北京教育系統積極發揮離退休老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助力高校黨的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為主要內容,建立了多支老黨員先鋒隊,有1600余名老黨員加入其中。
據不完全統計,高校老黨員先鋒隊成員每年與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談話在7000人次以上,審查入黨材料近萬份。每年督導聽課都在一萬課時以上,為大學生作各類報告、講黨課400多場,聽眾達到了5萬人次以上。
新成立的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總隊、專業分隊將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突出專業優勢,服務新時代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一總多分”的老黨員先鋒隊組織架構標志著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三級組織體系的形成,這一組織架構將更好地統籌整合高校老黨員力量,形成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發揮作用的更大工作合力。
當天,北京大學博雅銀齡領航團、清華大學育新社區黨建聯絡組等42支老黨員先鋒隊被正式命名為“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北京教育系統老黨員先鋒隊累計達62支,規模進一步擴大,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