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 Berlin蔚來歐洲發布會即將在德國柏林舉行,屆時蔚來將宣布產品、全體系服務和創新商業模式在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市場落地。此次蔚來全體系落地歐洲四國,意味著不僅將產品帶到海外,更要把全體系服務帶到海外,以展開在歐洲市場的全面競爭。作為國內最具創新和全球化視野的造車新勢力,近期蔚來對歐洲市場的新布局,也引發海外媒體爭相關注。
“蔚來加電模式創新是優勢”
蔚來的換電服務一直是媒體關注的重點,在歐洲,蔚來在補能領域又會做哪些布局?9月下旬,路透社在德國慕尼黑對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和蔚來能源高級副總裁沈斐博士進行了專訪,該媒體的關注重點集中于蔚來創新的加電服務。“蔚來計劃到 2025 年在中國以外市場建設 1000 座換電站,這些換電站大部分位于歐洲。”路透社報道稱,BaaS是蔚來為歐洲用戶提供的重要服務,為用戶降低前期的擁車成本;另外,蔚來換電站僅需幾分鐘即可為用戶更換電池,該方式的加電比現有的其他充電方式快。蔚來希望通過電池租賃和換電服務為歐洲用戶降低成本,以在不斷增長的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
另據英國著名財經媒體《金融時報》報道,作為領先企業,蔚來在中國的成功是進軍歐洲和美國市場的基礎。“鑒于電池成本大約占到一輛電動汽車價格的三分之一,蔚來的BaaS模式(向車主出售不含電池所有權的汽車,并讓他們有租用電池的選擇)將使其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大的市場。”實際上蔚來在挪威的銷售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自去年9月蔚來開始在挪威銷售汽車,約95%的當地用戶選擇了租用電池。”
“用高端品質和用戶服務打開歐洲市場”
作為一家用戶企業,蔚來希望通過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和極致用戶體驗,為全球用戶創造愉悅生活方式。作為一個源自中國的全球品牌,蔚來希望在世界范圍內打造用戶社區,并同用戶分享歡樂、一起成長。《德國商報》援引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Sinoautoinsigts的創始人Tu Le的觀點,認為蔚來在德國和歐洲取得成功的機會很大,寶馬尤其要“擔心”。Tu Le認為,蔚來的車型非常符合歐洲購車者的口味。
《南德意志報》專訪了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并在其頗具特色的第三版刊發了整版長篇報道《李先生和他的德國市場夢想》。李斌在采訪中表示,“蔚來主要目標群體是中高端汽車品牌消費群體,他們現在仍在駕駛奧迪、寶馬、梅賽德斯或保時捷,(未來可能)他們會改用蔚來”。
2021年5月,蔚來進入挪威市場。據外媒報道,在過去一年中,蔚來已在挪威售出近900輛ES8,并在挪威建設了兩座換電站。在挪威的嘗試給予了蔚來足夠的信心,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其產品“全面領先”寶馬、奔馳和大眾等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競品,并且已經準備好在上述車企的本土市場競爭。而在即將召開的NIO Berlin活動中,旗艦轎車ET7將在活動中正式介紹給歐洲消費者。
來自德國的《Auto Bild》是歐洲大陸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汽車雜志。該媒體記者在感受過ET7后給予高度評價,并在報道中稱,ET7可以在3.9秒內加速到100公里/小時,“瞬間把乘客的后背推到舒適的座椅靠背上——幾乎沒有任何制造商能與之匹敵!”,“總的來說,蔚來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首戰告捷,蔚來作為一個高端品牌名副其實。”《Automobilewoche》是一家德國專業汽車雜志,該雜志提到,蔚來被認為是特斯拉最危險的競爭對手。《南德意志報》在報道中也特別提到,“很多中國產品質量非常好,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具有絕對競爭力。”
“蔚來將接受海外市場檢驗”
華爾街著名媒體《投資者商業日報》也對蔚來進入歐洲開展業務表示關注。該媒體在報道中表示,蔚來憑借類似特斯拉的時尚智能電動汽車,贏得了中國市場,接下來將接受海外市場檢驗。報道稱,自四年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蔚來股價已上漲了兩倍多。蔚來憑借其設計、定價和禮賓式服務,成功在中國建立了粉絲基礎。《投資者商業日報》還援引了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dison Yu的觀點。這位分析師將蔚來的股票評級定為買入,預期隨著市場回暖、車型增加以及供應端挑戰的緩解,其銷售額會上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