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市場主體是重中之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日在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時表示,中國有1.6億多戶市場主體,人民勤勞智慧,這是經濟發展最大韌性和底氣所在。同一天,《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正式實施,國家發改委與美在華跨國企業高層圓桌會同日舉行。10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明確,今后一個時期要推動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取得更大成效。最近幾日,保市場主體受到大量政策眷顧。
這樣的規模和力度,尤其是將保市場主體上升到“就是保社會生產力”的戰略高度,旨在激發市場主體信心。不過,在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下,市場主體從寬貨幣躍升到寬信用還需聚能匯力。目前部分市場主體安全感的缺乏,市場邊際投資率的增速遞減等,影響著一些市場主體的信心。
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的信心,是當務之急。依靠什么樣的市場主體推動高質量發展,市場高度關注,也影響著市場對不同市場主體的價值評價。
目前塑形市場主體的新社會激勵結構正與時俱進中。在二十大報告中,新的社會激勵框架呈現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及“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中。前者明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后者則明確提出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
唯有市場投資者基于社會激勵框架的新變化,搭建起評價微觀企業的投資定價邏輯,市場主體才會基于新的社會激勵框架展開信用活動,保市場主體才能營造出確定性經營場景。
推進高質量發展,需稟賦各異的市場主體。當前發展和安全是兩大主題。國企等將作為定海神針,聚焦在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領域,基于安全展開布局,這將意味著國企是在確定性場景下尋找收益,市場投資者對其價值判斷可能將更類似于債權定價,尋求穩定預期收益率。
私企和混改企業等,則逐鹿于充分競爭的市場前沿和專業領域。這類企業既擁有國企的沉穩,又具有私企的靈動,屬于在可能性場景下尋找收益的市場主體,市場投資者對其的內生價值評價模型將是股權投資式的,未來投資者追求阿爾法收益將更多聚焦于此。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將為新時代市場主體提供新的社會激勵框架。同時,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通過稅制改革,降低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適度降低資本的回報率。這將意味著企業的利潤受到一定影響,降低企業現金流貼現率。當然,勞動報酬提升將擴張國內市場的有效需求,促進經濟內循環,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收益。
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主體重構,也將為保市場主體帶來新機遇和挑戰,重構市場主體的內生價值。隨著數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由稀缺變成豐盈,市場競爭秩序開始由信息不對稱競爭,向信息不完備競爭轉型,勞動力和資本將從基于委托代理的雇傭關系,逐漸向基于合作獵鹿博弈的信托關系轉型。具有創新能力的勞動者將作為智本,與資本分享企業剩余索取權和收益分紅,勞動力將不再是企業的成本中心,而將塑形成企業的創新利潤中心,如很多企業推出的事業合伙人制、董事總經理制、平臺經濟下的靈活就業人員等,都是數字技術下,勞動力與資本搭建起的新興關系。
這種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主體重構,在推動勞動力與資本共擔經營風險的同時,極大地提升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成為經濟內循環的一個新動力(310328)之源,改變市場對企業的內生價值判斷。
伐木當伐根,攻敵當攻堅。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投資者需感知新社會激勵結構下,不同市場主體角色和功能,做好相應市場主體內生價值評價和投資邏輯的調整;同時,政府需護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作用。唯有將市場的敬畏刻在骨髓,市場主體的組織重構和價值重置,帶來的將是市場風險吸收和緩釋能力的提升,而非單邊行情的驚濤駭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