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胡萌)11月17日,湖南大學教授、中國證監會市場二部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劉健鈞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國科創峰會”暨第三屆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年會上表示,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支持創業創新的功能,當前迫切需要做強上市公司、承銷商、做市商和投資者四大主體。
在投資者層面,劉健鈞認為,要激發長錢入市積極性,做強投資者主體。首先,他建議進一步放寬有關長期資金的入市比例和范圍限制,并豐富可投資品種。如放開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參與私募證券基金的政策限制,提升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股市的便利性,鼓勵銀行理財子公司、境外投資者等通過委托公募基金投資的方式參與市場。
其次,以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為契機,在部分發達地區養老金存量被統籌劃轉的情況下,推動地方政府爭取養老金增量資金入市政策。對積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地方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給予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優惠政策。
第三,降低企業年金設立門檻,允許其自主選擇投資產品。劉健鈞認為,借鑒英國、美國等海外市場僅要求雇主合法納稅即可建立企業年金的做法,對企業年金,可放開個人選擇權并配套默認投資機制。
他還表示,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方面,未來參與機構可考慮在試點的進一步擴容中積極作為,通過相互協調配合為投資者搭建不同風險等級和收益相互匹配的商業養老金產品,并在此過程中根據自身負債特點,不斷加強投資端能力建設,提升收益端回報吸引力。
此外,劉健鈞認為,激發長錢入市積極性,做強投資者主體,要引導長期業績考核,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廣投顧模式。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盧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