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也就是通常說的“第四針”接種陸續開始。12月22日,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專家曾光稱:第四針一定要變換疫苗,不能再用滅活疫苗了。
曾光:第四針一定要變換疫苗
12月22日,在2022網易未來大會創新力論壇上,知名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表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一個傳染病傳播的速度快慢,取決于三個環節、兩個因素,這三個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兩個因素是指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曾光認為,在傳染原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以及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都發生巨大改變的現在,病例的大幅度上升不能歸結為疫情的放開,而是綜合原因造成。“不要再認為這個病是了不得的病,一有病就需要到傳染病醫院去隔離,甚至去ICU,這是沒必要的。面對疾病的侵襲,從過去預防為主,到確保不發生醫療擠兌、搶救重癥病人為主的防疫手段,正有效限制疫情。”現場,曾光就現在不同人群給出了預防和治愈建議。對于大家關注的會不會發生二次感染、重復感染的問題,他說,“這次感染風波來得很重,一個特點是給我們普及了自然免疫。現在我們加強疫苗接種要快馬加鞭,特別是要對老年人還沒被感染的,對醫務人員,對和公共接觸比較多的人員,要率先進行疫苗接種。不管是以前打了兩針還是三針的人員,都可以開始打第四針了。第四針一定要變換疫苗,不能再用滅活疫苗了。”
此外,他還提到,從全國來說,疫情還會持續兩三個月,會橫跨元旦、春節,也就是到春天來臨的時候,是全國疫情好轉的時候。人類是生活在病毒的世界里面的,病毒到地球已經是幾億年了,我們人類來到地球也不過萬把年。“經驗告訴我們,病毒在不斷變異,我們身邊的病毒也成千上萬,有上萬個病毒都可能發生變異,最后變異的是不是奧密克戎,是不是新冠病毒?有可能是它,也有可能有其他的病毒。”
關于第四針答疑:
為什么要啟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接種疫苗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水平會下降。另外,隨著病毒的變異,免疫逃逸也在增強,使得抗體的作用在進一步削弱。通過加強免疫,一方面可以提升抗體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喚起機體的免疫記憶細胞,進一步鞏固對重癥和死亡的預防作用。
本次接種目標人群有哪些?
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的目標人群有四類: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疫苗如何打?
(一)接種時間間隔
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以上的目標人群。
(二)推薦接種疫苗
所有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推薦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根據目前全省疫苗供應情況,推薦組合如下:
3劑滅活疫苗+智飛龍科馬生物或麗珠單抗生物重組蛋白疫苗
3劑滅活疫苗+康希諾腺病毒載體肌注式或吸入式疫苗
2劑康希諾腺病毒載體肌注式疫苗+康希諾吸入式疫苗
(三)接種方式
1.可通過現居住地疾控機構或接種單位提供的預約方式預約接種。
2.直接到接種單位現場接種。
(四)溫馨提示
根據《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新冠病毒感染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6個月內不需接種疫苗。
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接種嗎?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報告數據顯示,有基礎性疾病病例的病死率較無基礎性疾病患者要增加5—10倍。因此,建議有基礎病患者經評估可以接種時,盡快按程序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基礎疾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只要這些慢性病控制良好,處于穩定期,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什么情況下不能接種疫苗?
既往接種疫苗時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是屬于疫苗接種禁忌的,不能接種。
在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比如說腫瘤患者正處在化療/放療期間,或者高血壓患者處于高血壓危象當中,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心梗發作期,還有一些神經性疾病患者處于疾病的進展期,癲癇處于急性發作期,這類患者我們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疫苗。暫緩接種不是以后都不能接種,待病情穩定后也可以接種。
“陽康”、非免疫脆弱人群要打嗎?
截至目前,我國已將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強接種與基礎全程接種的間隔時間,從原來的6個月調整到了3個月,但任何人群第二劑次加強免疫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時間間隔都需要在6個月以上。
對于“陽康”群體,感染康復后,再度進行加強免疫的時間間隔亦建議在6個月以上。
“疫苗接種的周期一般有兩個衡量因素,一個是疫苗保護效果的下降程度,即最近一次疫苗接種后抗體維持的時間,另一個是安全性。”一名新冠病毒研究專家表示。
他表示,對于非免疫脆弱人群,如果已經接種過三針疫苗,尤其是在經歷過一次感染之后,即使在最近一次抗體產生的6個月之后,免疫B細胞中的“記憶”也會持續存在,這意味著已有抗體對于防重癥和死亡,仍然奏效。相反,如果在產生自然抗體之后,短期內再一次進行加強免疫,相當于人體免疫系統又一次遭受沖擊,這是沒有必要也是不安全的。
(中國小康網綜合福州晚報、南方日報、杭州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