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數據二十條”出臺,成為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又一套關鍵舉措“組合拳”。
在近日舉行的2022四川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峰會期間,長虹控股集團入圍四川“數字經濟企業50強”,并位居榜首,旗下包括長虹佳華在內的多家企業同時進入該榜單,長虹已經形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數字軍團”。
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發展
在產業轉型浪潮中,數字化的意義不在于新鮮炫酷的概念,而在于真實地提升企業發展的韌性、活力與潛力;不是單純為了發展的規模與速度,而是更關注為發展貢獻質量與效率。
(成都智算中心)
2022年5月,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的樣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該項目的承建者是長虹旗下華鯤振宇,而這家公司成立只有兩年多的時間,卻已經形成爆發式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華鯤振宇營收已破20億元。這僅是長虹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案例。
如今,長虹已經進入數字化轉型新階段。在長虹體系內,新興產業“勢頭迅猛”,新的“增長極”漸次形成,“產業冠軍”持續涌現;在體系外,長虹作為數字化轉型賦能平臺和產業鏈“鏈主”企業,憑借開放精神,打通創新鏈路,搭建數智生態;同時,長虹成熟產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并與體系內的新興產業、體系外的數智生態有機協同,形成合力醞釀新的發展機遇。
在四川省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1四川制造業百強榜單中,長虹控股集團位列第一。作為四川最大的制造業企業,其數字化轉型具有標桿意義。近年來,長虹將數字化轉型與推進新型工業化有效結合,并落實在產業發展中。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推進新型工業化,長虹這樣的工業企業必須要有擔當,同時也是工業企業發展新機遇,長虹將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與產業優勢,整合內外資源,為綿陽加快中國科技城建設、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落實“制造強省”戰略,貢獻更多長虹力量。
數據化驅動,提升運營效率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將數據與現有的生產活動有效融合,才能發揮出數據更大價值。
(長虹智慧顯示工廠“5G+工業互聯網生產線”)
近年來,長虹將物聯網、5G、AI、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充分應用于制造等環節,大幅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以長虹智慧顯示工廠為例,工廠保障物料、產品、物流等數據高效流通與協同,產線人均產出效率提升65%,一年可實現600萬臺電視個性化訂單的生產,該工廠也剛剛被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授予“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同時,在推進公司轉型發展中,長虹已經形成了15家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與業務正服務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
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虹將圍繞數字化轉型,依托產業布局,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實現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與綠色化,培育更多細分領域產業冠軍。同時,有效借助資本市場,將細分產業做大做強,更好服務四川、中國,乃至全球客戶,形成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