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杰(左一)在海爾再循環互聯工廠調研 圖源:海爾集團
3月2日,時代財經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今年兩會將提交6份建議和1份議案,涉及工業互聯網、科技創新、區域發展、新興產業和綠色低碳等領域。
其中的議案即建議制訂《碳普惠促進法(草案)》,周云杰表示,希望以此加快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加速實現雙碳目標。
在2020年9月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向全世界承諾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碳普惠作為一種創新性自愿減排機制,已經在河北、廣東、上海等地試點。2021年9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中明確提出,積極探索多元參與、可持續的碳普惠機制。
周云杰認為,碳普惠是我國在實現雙碳目標道路上探索出的特色制度之一,已經在很多省市進行試點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他在議案中提到,從目前試點情況來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各地碳普惠實踐頂層設計缺失,各平臺難以聯通,且面臨配套制度建設不足、監管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對此,周云杰提出關于制訂《碳普惠促進法(草案)》的議案,建議設立碳普惠地區試點及項目試點,制訂《碳普惠促進法(草案)》及與之相配套的碳足跡、碳賬戶等制度與標準,建議設立全國碳普惠管理及運營機構。
在今年兩會上,周云杰還將建議加快建筑節能改造,推動高水平綠色建筑發展。他表示,這將對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如何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周云杰的建議是編制綠色建筑推薦產品目錄,給予相關購置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推進綠色建筑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碳核算體系。
他還有另外5份建議。第一,以數據高水平應用促進新型工業化高價值創造。第二,發揮科技領軍企業作用完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機制。第三,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上合示范區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第四,加快推動中國特色適老服務體系建設。第五,加快建設我國航空溫控物流現代化產業體系。
海爾集團方面介紹,今年是周云杰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第11年,過去十年向全國兩會累計提交了39份建議和議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