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今年為全國兩會帶來了四份建議,其中一份建議有關盡快出臺《反網絡暴力法》。
“近年來,網絡暴力行為頻發,引發全社會重視,相關部門通過實施‘清朗’專項行動、落實平臺主體責任等手段,反網絡暴力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惡性網暴事件仍時有發生。”李東生結合時事指出,網絡暴力治理工作仍任重道遠。
這是李東生連續第三年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有關網絡暴力治理的建議。2022年全國兩會上,李東生即提出,要完善網絡暴力的司法解釋,針對打擊網絡暴力進行專門的立法;加大對網暴事件中施暴者的懲治力度,對情節嚴重的提起公訴;落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提升網絡暴力應對效率。今年,李東生呼吁盡快出臺反網絡暴力的專項法律,常態化治理網絡暴力。
據第50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較2021年12月增加1.0個小時。隨著網絡對國民日常生活的加重滲透,防范和整治網暴現象、維護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變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網暴未休
中央網信辦的通知文件指出,針對個人集中發布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等違法信息或其他不友善信息,擾亂正常網絡秩序的行為,是網絡暴力行為。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發布的《網絡暴力現象治理報告》認為,網民發表在網絡上的具有“誹謗性、誣蔑性、侵犯名譽、損害權益和煽動性”的言論、文字、圖片、視頻或各種信息形式整合在一起的內容,以及對他人或某個群體造成心理、精神甚至身體傷害的行為,都屬于網絡暴力的范疇。
盡管目前在法律層面,還未對“網絡暴力”作出精確定義,但網暴現象頻繁地出現在網絡空間且影響惡劣。
今年2月,一名網友在微博上透露,因網暴和校園暴力,自己未滿24歲的朋友鄭靈華已于2023年1月23日逝世,逝世前鄭靈華罹患抑郁癥,多次表達想自殺。據了解,鄭靈華生前曾遭遇網暴,2022年7月,鄭靈華在小紅書發照片記錄自己拿到碩士錄取通知書后向病床上的爺爺報喜,卻有網友因為照片中的鄭靈華留著一頭粉色頭發而攻擊、貶低、謾罵她甚至造她的黃謠,她曾花精力去反駁、維權,但深受傷害。鄭靈華逝世的噩耗傳出后,一些女孩為了悼念鄭靈華、宣告反對網暴的態度,特意將自己的頭發染成粉色并拍照上傳到小紅書上。
同在今年2月,網傳開拖拉機到到西藏自駕旅行的山東網紅“管管”去世,年僅38歲。2月15日,“管管”妻子發布視頻稱,“管管”是因不堪忍受黑粉長達半年的網暴而喝農藥自盡,留下家里兩個60多歲的老人和3個月大的孩子。
在這兩起事件前,網暴行為扼殺鮮活生命的教訓還恍如昨日。2022年,尋親少年劉學州因不堪網暴,留下遺書后自殺,讓人扼腕。
有學者指出,在網絡空間中,匿名性和虛擬性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發言者、傳播者的責任心、審慎性,滋生網暴隱患,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被網暴的對象,公眾人物、小眾或弱勢群體、熱點事件當事人或者帶有某種身份特征的人更容易遭遇網暴。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在2022年6月發布的《網絡暴力現象治理報告》顯示,社會公眾人物遭受的網絡暴力最為嚴重,占比 54%;其次是普通大眾,占比30%;再次是政府官員,占比13%;最后是企業高管,占比3%。
不容樂觀的是,近年,某些網暴事件出現組織產業化、專業分工化的態勢,網絡水軍、黑公關、飯圈“撕逼”等情況顯示網暴成因越發復雜,一場網暴的背后,可能不僅是網民不負責任的無意識行為,也存在利益驅動的有意為之。打擊網絡暴力,一定程度上也是遏制網絡黑色產業的蔓延。
網暴治理進行時
近年,網信辦等政府部門治理網絡暴力的力度加強,多舉措打擊網絡暴力現象。
2022年4月,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主要聚焦網絡暴力易發多發、社會影響力大的18家網站平臺,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貼吧、知乎等平臺的治理。
2022年11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網暴預警預防機制,加強內容識別預警、構建網暴技術識別模型、建立涉網暴輿情應急機制;強化被網暴當事人保護,設置一鍵防護功能,優化私信規則,建立快速舉報網暴通道;嚴防網暴信息傳播擴散,加強評論環節、重點話題群組和版塊、直播和短視頻管理,加強權威信息披露,網站平臺要及時轉發推送權威信息,引導網民理性發聲,共同抵制網暴行為;從嚴處置處罰網暴事件中的責任方、過失方。
回顧過去,李東生在網暴治理領域提出的落實網絡平臺的主體責任和加大對網暴事件中施暴者的懲治力度的建議,已落地見效,而他認為全社會在反對網絡暴力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多。
李東生指出,當前,在法律層面上還缺乏反網絡暴力的專項法律條款,這導致在實際訴訟過程中,法官裁判規則無法統一,自由裁量權較大。此外,治理網絡暴力還存在違法行為和主體認定難、違法證據取證難、治理周期長的問題。
為構建常態化網暴治理機制,持續而有效地治理網絡暴力問題,李東生提出三點建議:盡快出臺《反網絡暴力法》,統一以該專項法律適用網暴案件;構建網暴技術識別模型,解決網絡暴力取證難問題;建立網絡暴力黑名單機制與監察執法體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