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矗罕X斦摰拦娞枺
兩會時間,政府工作報告出爐。2023年是我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是深入解我國發展成就、明確新一年發展方向,開啟奮進新征程、創造新偉業的重要向導。
民生,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一直是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之一。統計顯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8次提到養老。高頻關鍵詞背后,是我國站在新起點、新方位上,紓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實現中國老百姓的"幸福夢"的發力舉措。
01
8次提養老,滿足人民多層次養老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中8次出現"養老"。
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擴面,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等養老保障的強化,再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的多項舉措……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養老問題的關注與引導,明確且清晰。
對養老的關注,是時代命題,更是民生呼喚。
從時代發展看,當前,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截至2022年底,我國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2.8億,占全國人口19.8%,預計到2035年將增至4.2億,占比將超過30%。
此前,國家權威部門也曾預測,"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從民生呼喚看,全國兩會前夕,有媒體對2000多名受訪者進行了養老相關話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5%的受訪者期待日間照料、休閑活動、老年人食堂等進社區,55.2%的受訪者期待將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48.8%的受訪者期待加快基礎設施、互聯網應用等適老化改造,42.8%的受訪者期待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42.1%的受訪者期待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響應時代號召,回應民生關切,兩會政府報告明確,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在稅費、用房、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進醫養結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強養老服務保障等等。
可以看出,國家正多措并舉,為滿足人民多層次養老需求夯實地基。
02
服務"中國式養老",保險正在發力
整體看,不僅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中對"養老"格外重視,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也紛紛從多角度為養老問題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魯曉明表示,老年人更希望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在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更愿意居家養老或者居家治療。其建議,可以將社區醫院資源調動起來,與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形成聯動。
"保險行業與養老產業有著天然的聯系。"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大副校長金李表示,長期護理保險承辦之外,商業保險公司能在老齡化社會解決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備受關注。"商業保險公司的加入能夠為養老市場化進程提供強大的助推力。"
"應鼓勵商業保險公司創新參與養老護理產業鏈條建設,逐步提高商業保險服務老年護理問題的能力,滿足老齡化現象帶來的長期護理保險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副院長孫潔建議,應借鑒各國先進經驗模式,探索分級養老護理機制,逐步形成以"居家護理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護理為補充"的無縫銜接養老護理服務體系。
不難看出,對服務"中國式養老",保險被寄予厚望。
事實上,保險早已不斷發力。綜合來看,首先,保險業保障助力先行,商業養老保險、年金保險等產品夯實保障基底;其次,頭部保險公司依托資金、醫療等優勢,多種形式參與打造養老社區,提供醫護、康養的多維養老服務;此外,近兩年,針對我國呈現"9073",居家養老為主,社區及養老機構為輔的養老格局,頭部保險公司開始布局居家養老。
多層次、多維度服務"中國式養老",保險的力量不斷凸顯。
03
助力"老有所養",平安人壽打造多元化"中國式養老"方案
在眾多保險機構中,平安人壽是這兩年最為強勁的養老供給力量之一。
"養老是一項需要長期、專注投入的事業,這恰恰與平安所秉持的長期主義理念不謀而合。"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錚曾表示。從實踐角度看,近兩年來,平安人壽也在助力我國養老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斷貢獻著保險力量。
一方面,平安人壽作為供給端,提供了一系列保險產品,與消費者養老各階段的需求場景相匹配,并積極參與到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市場的建設之中。更豐富的保險產品供給將為消費者養老生活提供資金支持,為醫療康養服務提供資金保障。
另一方面,平安持續探索"保險+服務",打造"保險+健康管理""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一體化服務模式,并與多個領域優質居家養老服務商合作,提供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群體多維度、不同階段的服務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平安養老生態體系。比如活力期的老人可以居家養老,等到需要護理的時候可以到社區里養老。
具體而言,平安在2021年推出了高端康養社區的服務,截至目前,平安臻頤年旗下的高品質康養社區頤年城,已先后落子深圳、廣州、上海,未來還將拓展至北京、杭州等地。同時,平安不囿于養老社區的思路,基于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在中國根深蒂固的現狀,發力居家養老,于2022年9月正式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平安管家",通過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居家養老建議解決方案,盡可能滿足老人"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10大場景的服務需求。
當前,我國養老行業發展穩步向好,但行業仍在起步階段,在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缺口。為此,平安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助力推進養老市場服務標準化體系及能力建設。
例如,平安居家養老創新搭建出一套"五管十維"供應商監督體系,用系統手段實現對供應商的資格嚴選,以及服務前、中、后應管盡管。該體系涵蓋服務商品管理、訂單履約管理、過程標準管理、結果管理、風險管理五大方面、十個具體監督維度,以及40個定量指標。
以平安特色的到家護理服務為例,該服務在系統中設置了8大質控節點,涵蓋從服務上架到服務結算的全流程關鍵節點,如服務推薦、接單提醒、人員篩選、服務打卡、投訴處理等。當發生異常情況時,系統能夠及時預警,相關的供應商管理團隊、護理專家團隊均可及時介入,保證訂單的高品質履約。
"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優化、提高",平安正在持續助推我國養老市場服務標準化體系的優化和服務標準的提檔升級。
數據顯示,在"保險+居家養老"方面,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40多個城市,推出數百項服務,超2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增值服務資格,超8000名客戶開啟服務體驗。2023年,隨著產品創新、服務升級、城市擴展三大方面的持續發力,平安"保險+居家養老"的模式或將滿足更多老年群體的需求。
楊錚表示,平安人壽將繼續服務國家所需,抓住養老市場機遇、豐富養老產品供給、樹立養老服務行業標桿,持續助推我國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改善民生貢獻平安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金融為民,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協同、新閉環守護老百姓的"幸福夢",像平安人壽這樣的養老供給力量,值得肯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