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對于不少90后、00后做飯“小白”而言,宅家做飯,手持各種調味品可謂事半功倍。然而,從疫情三年來看,安記食品(603696)在2020年度的凈利潤達到上市以來頂峰,隨即急速下滑,直至2022年度錄得大降六成后的凈利潤即0.14億元。而這份凈利潤,也是安記食品自2015年上市以來的最差盈利。
上市以來最差盈利
去年凈利潤僅錄得0.14億元
主營調味品的安記食品,上市以來至今,整體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卻大幅下滑,其中2022年度更是錄得上市以來最差凈利潤。
安記食品《2022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收5.57億元同比微增1.50%,歸母凈利潤0.14億元同比下滑69.51%,歸母扣非凈利潤0.23億元同比下滑41.30%。從全年四個季度來看,營收第一至第三季度逐季增長,第四季度環比出現下滑;歸母凈利潤,前三季度均盈利,整體大幅增長,不過第四季度出現虧損0.02億元。
不過,從安記食品在招股書中提及的四家同行公司,他們的最新業績相比安記食品,有的遙遙領先,有的虧損。其中,海天味業(603288)2022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46.67億元,同比微降0.86%;恒順醋業(600305)2022年歸母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16.04%;加加食品(002650)2022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013億元同比下滑800.37%;佳隆股份(002495)2022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0.02億元同比下滑109.91%。
對于去年的整體經營,安記食品在財報中提及,2022 年國內整體經濟運行環境對于生產和銷售影響比較大,尤其突出的是流動性被限制,導致市場活躍度缺乏,同時也導致供應鏈未能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多方因素影響下去年整體表現還有待提高。2022 年的國外環境并未較大改善,戰爭影響因素依然較大,原輔材料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幅度上漲,導致企業成本在短期內激增。
針對海天味業2022年三季報業績,有券商也提及餐飲渠道端的需求下滑。即B端受損,C端平穩,公司Q3經營短暫承壓。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0.94億元,同比增長6.11%;其中,Q1/Q2/Q3分別實現72.10/63.22/55.62億元,同比+0.72%/+22.19%/-1.77%。我們預計三季度收入端承壓主要系疫情反復下餐飲業不景氣,大包裝產品有所承壓。
公開資料顯示,安記食品,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 2018 年開始通過 OEM 方式生產大健康食品,使公司產品向多品類擴張。調味品類主要產品包括復合調味粉、天然提取物調味料、香辛料、醬類、風味清湯等五大類 500 多個品種。大健康食品包括益生菌、營養補充劑、功能性等固體飲料。
核心產品調味品銷量大滑坡
直銷、線上營收均大幅下滑
從營收結構來看,2022年,調味品類的營收依然作為安記食品營收的主要來源。
整體來看,報告期內,安記食品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7.7%,主營業務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03%,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了 2.09%,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復合調味粉的毛利率提高2.98%所致。
從具體產品來看,報告期內,復合調味粉、香辛料、風味清湯、醬類調味品、天然提取物調味料等五大調味品類的營收分別為1.71億元、0.24億元、0.01億元、0.23億元、0.06億元,合計約2.2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8.34%、下滑33.48%、下滑27.89%、下滑7.12%、下滑31.43%。即去年,安記食品整體調味品類的營收約為2.24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為99.70%。
另外,從去年的財報來看,固體飲料營收大幅下滑72.22%,僅錄得營收0.007億元,營收占比還不足1%。
從地區來看,報告期內,華東地區的營收貢獻最大,錄得1.04億元,不過同比營收降幅也最大達41.44%。從全國來看,除了華東地區營收大幅下滑外,中南、華北、東北、西北的營收同比分別下滑16.82%、下滑36.67%、下滑8.66%、下滑2.11%;反而,海外、西南的營收同比均呈現大增,分別增長24.67%、58.70%,不過遺憾的是,該兩個地區的營收總額并不大,分別錄得0.20億元、0.07億元,占主營收入比例僅有8.89%、3.11%。
從銷售量來看,包括五大調味品類以及固體飲料,在增速方面可謂“全軍覆沒”。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復合調味粉、香辛料、風味清湯、醬類調味品、天然提取物調味料、固體飲料的銷售量同比均大幅下滑,分別下滑:40.03%、34.17%、28.38%、18.8%、27.21%、68.36%。主營的銷量同比整體下滑38.69%。
從銷售渠道來看,報告期內,安記食品的直銷渠道、線上渠道分別錄得營收0.64億元、0.0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47.91%、下滑59.08%。
從成本端來看,報告期內成本 14,471.13 萬元,同比減少 5,660.42 萬元,下降了 28.12%;原材料同比下降 了 30.52%,主要原因是主營收入下降所致;人工費用同比下降 11.7%,主要原因是主營收入下降所致;制造費用同比上升 26.35%,主要原因是公司整體規劃提高倉庫庫容量和空間利用率增加貨架及車間隔斷費用所致。
調味品多次上“黑榜”
雞精調味品曾多次抽檢不合格
從市場環境來看,安記食品在上述報告中提及,近些年因為產業升級、外賣外食餐飲業的發展,復合調味品行業發展迅猛,2021 年市場規模達 1588 億元,預計 2022 年的市場規模為 1786 億元。復合調味品具有便捷化、口味穩定等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的消費升級,復合調味品發展速度快于整體市場。B 端餐飲連鎖化趨勢對復合調味品需求、C 端家庭人口數量縮小帶來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導致了“做飯不經濟”現象。此外,越來越多九零后、零零后作為“烹飪小白”對復合調味品的需求較大,這些都為巨大市場增量作出貢獻。復合調味品行業是一片藍海,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廣闊的市場,只有提供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規劃,國家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在促進消費的同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動居民消費升級;在政策和消費升級等多種因素的驅動下,調味品行業市場因消費需求進一步多樣化。安全衛生、產品質量、方便快捷、食品添加劑是消費者重點關注的領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然而,縱觀安記食品自上市以來至今,凈利潤大幅下滑并錄得目前為止最差的年度盈利的背后,其產品多次抽檢不合格,包括雞精調味品多次抽檢不合格。
據新京報報道,2020年,深圳市監局通報抽檢公告顯示,標稱安記食品生產的“安記”雞精調味料濃香型(顆粒狀,908克/包,2019-05-08),大腸菌群檢出值為230MPN/100g,而《雞精調味料》(SB/T 10371-2003)中規定,雞精調味料的大腸菌群≤90MPN/100g。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提示食品可能受到腸道致病菌污染,人食用后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其實,這并非安記食品的第一次抽檢不合格,也并非其雞精調味品第一次抽檢不合格。據報道,2011年,原浙江省工商局在流通環節食品的抽檢中發現,安記食品生產的雞精(2011-07-11)檢測不合格;2008年,原安徽省工商局公布安記食品生產的味精(2008-2-25)被檢出硫酸鹽項目不合格;2007年,原深圳市工商局在第4季度調味品質量監測中抽檢出安記食品生產的雞精(2007-10-12)大腸菌群不合格。
與此同時,筆者通過天眼查發現,僅現場抽檢,安記食品就曾兩次被責令當場整改。
在政策推動飲食消費升級的同時,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在選購調味品時最關注產品質量、品牌形象和產品健康情況。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已經在性價比之外,關注到調味品的產品安全、企業品牌等因素。并且基本隨著現代生活大眾越趨注重飲食健康理念,消費者的飲食需求一方面向著低鹽、低油、低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向辣味、酸味等復合味道演進。
那么,針對去年五大類調味品銷量的大幅下滑,在飲食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接下來,安記食品又將有哪些舉措扭轉下滑的銷量、提升業績,值得市場關注。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天眼查、和訊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