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受大市及多家ST股票復盤跌停的影響,泛海控股股價在盤中一度跌停的情況下,獨立于大市迅速走出“地天板”行情。截至收盤,泛海控股股價迎來漲停,同時也進一步回歸到1元生死線附近。
泛海控股隨后發布的增持實施進展公告或許解釋了部分原因。5月5日,泛海控股董事長欒先舟、總裁劉國升等8名董監高實施滿額增持近400萬股,這也是對于ST股票單日所能買入的最大數量。
此番泛海控股董監高出手果決,其在前一天剛剛在增持公告中提到:“計劃自5月4日起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8人合計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3000萬元。”后僅僅次日、并且在當外界揣測是否存“忽悠式”增持情形時,便以大手筆、實打實的增持行動向外界證明此番增持并非“空談”。
此外,由于單個賬戶單日買入ST股票數量合計不得超過50萬股的規定,泛海控股8名董監高一下就將火力拉滿,讓市場對于其后續增持行動也充滿期待。
此前一天,對于發布的董監高增持公告,泛海控股曾對外表示,公司部分董監高及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體現了對公司資產價值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同時,也表明公司管理層對推進當前重整的堅定決心。相信此舉可以進一步增強廣大投資者和債權人對公司重整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推動重整工作順利開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距增持公告僅1天,泛海董監高頗具力度的出手,便推動股價上演“地天板”行情。伴隨后續董監高及一致行動人增持行為落地,有利于向資本市場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等傳遞積極信號,有效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負面恐慌情緒蔓延。
作為最了解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董監高,選擇在增持公告后立即出手,除了基于對泛海控股資產價值的高度認可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外,最大原因或許便是在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公司重整。
就眼下而言,飽受債務、利息、訴訟等困擾的泛海控股,其核心資產和日常經營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此次重整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恢復企業經營能力、保障債權人、投資人、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等合法權益的共贏選擇。
根據重整相關的法律法規,重整并不等于破產,一旦重整程序啟動,附利息的債權自重整申請受理之日起停止計息,且財產上的保全措施依法應解除,執行程序和訴訟仲裁程序依法應當中止。同時,企業的經營性資產將得到有效保護,從而保證企業的主營業務不受影響。
此外,重整程序最為重要的是還可引入重組方提供增量資源,補充流動性,助力擺脫階段性流動性困難,夯實提升可持續經營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法院僅用3天時間便受理了其預重整啟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很大程度得益于相關政府部門的對于泛海重整的大力支持,也標志著泛海控股重整已經走出關鍵性的一步。
法院受理跑出“加速度”,董監高增持快速落地,一系列消息對于泛海控股而言,都猶如久旱甘霖,推動其重整能夠順利加速推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