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財經智庫》承辦的“2023青島·中國財富論壇”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StevenBarnett在會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的整體復蘇情況是令人忐忑的。Steven Barnett提出,過去4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增速是3.5%。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會下降至2.8%,明年經濟復蘇也將維持緩慢,平均增速可能為3%。
在Steven Barnett看來,全球合作可以從三個方面推動經濟增長。第一,對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給予支持,共同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恢復進展。第二,通過推動國際貿易驅動全球經濟增長,加強多邊貿易體系建設。第三,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進行全球合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我很高興來到這里,能夠和新老朋友們共享這個平臺,就全球經濟進行探討。
從全球經濟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經濟的整體復蘇情況是令人忐忑的。最核心的問題是增長太低而通脹太高。預計全球經濟增速會從去年的3.4%下降至今年的2.8%,而且明年復蘇也是非常緩慢的,可能是3%。在過去的40年中,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增速是3.5%,2.8%的增速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我們認為疫情之后全球經濟增速應該比正常的增長更快,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到2024年年末,我們預計全球的產出會由于疫情下降4.5%。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未來五年,世界經濟將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長,這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中期經濟增長預測。
經濟增速太低的同時,通脹水平又太高了,去年全球通脹達到了9%的最高峰。好消息是,我們估計通脹水平會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趨勢,全球平均通脹率也將逐漸下降到4%。當前,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采取措施去控制通脹,通過提升利率、價高利息等手段,推動通脹的下降,這也與全球經濟的走向息息相關。
如果貨幣政策緊縮,最終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而長期以來,我們也看到了經濟處于低利率環境中,而世界各地很多國家同步、快速加息的利率政策也會造成一些問題。今年早期,美國銀行業出現了一些壓力和問題,美國政府當局采取了措施去控制其事態的蔓延,這可以為我們提供警醒。
眾所周知,國際社會要團結起來,這是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核心。我認為,全球合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
第一,對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給予支持。美國銀行業的波動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經濟。為此,全世界的國家需要團結起來,共同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恢復進展。
第二,通過推動國際貿易驅動全球經濟增長。貿易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促進全球貿易有兩個步驟。其一,要減少自2019年以來導致國際貿易摩擦的經濟措施。其二,全球各國必須團結起來,以世貿組織為核心,加強多邊貿易體系建設。當前,仍有許多新領域尚未被WTO所覆蓋。在1994年,WTO成立之初,電商等新興業態還沒有出現,而現在已經達到一年20萬億美元的規模,這些新領域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第三,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進行全球合作,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應對氣候變化,各國必須團結起來。正如IMF負責人所言,或許我們能夠從疫情當中幸存下來,但人們無法在氣候變化中幸存。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