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與數據天然緊密相連,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數據潛能釋放和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然而,數據在助力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提供創造性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給行業內的合規安全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11月11日,信也科技數據科學家田杰、馬上消費金融副總裁孫磊在參加“2023金融街(000402)論壇年會”分論壇“金融科技創新與合規安全”中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信也科技數據科學家田杰分析認為,聯動多方共同構建數據合規生態,綜合運用技術和制度手段,筑牢數據安全防線,是金融科技企業順利開展業務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田杰指出,目前產業各方已形成一定的共識,企業若想獲得一個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數據安全治理必然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對于企業來說,首先要清楚了解到自己有哪些數據、哪些系統以及不斷建立完善自己的數據提升,最終企業能夠掌握自有的數據資產的全景,其次企業要考慮怎么用的問題,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有各種完善的規章制度,并輔以各種平臺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去做好相關的管控,第三企業與外部合作過程中要做好數據合規安全的保障,可以根據其特點綜合運用隱私計算等方式,保障數據合規,防止數據外泄和誤用。特別是企業要有專業化的組織建設和制度保障至關重要。
他還指出,首先,數據安全合規的隱患對于企業來說是安全合規的紅線,觸碰了這一紅線不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而且會影響到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信任;其次,由于數據合規安全隱患的存在,企業通過流程管理制度來保障個人用戶信息的安全,這也提升了企業之間數據或其他合作的技術門檻,從而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第三,數據質量和可靠性是數據安全訪問的基礎之一。
數據合規安全治理有何痛點和難點?馬上消費金融副總裁孫磊表示,數據合規安全治理將會是長期困擾金融業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尤其在現有的數字化金融轉型背景下,將會越來越突出。特別是現階段存在幾大矛盾:一是數字化金融的特點和要求對數據廣泛的利用、深度的挖掘與個人隱私的保護是有沖突、有挑戰的;二是現在數據的高度分散,若要集中應用的話將會導致大量數據傳輸,這對數據安全也具有極大挑戰;三是隨著金融業越來越互聯網化,越來越開放化,業務系統大都是在互聯網上開放的,這導致受攻擊的概率會增加。
此外,孫磊還認為,數據的大量應用將導致單一機構存儲了大量客戶的敏感數據,而這個敏感數據的精度、維度和挖掘的深度都非常高,一旦泄露它的危害性就比以前要大得多。他建議,“未來在監管制度方面,特別是內部組織架構和技術方面都需要著力去解決的一個問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