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維權、交通事故賠償、保險賠償、醫療費用糾紛……法院處理這些常見的社會糾紛,經常遇到這樣的難題:涉案財物價值幾何?損失如何確定?價格認定問題往往是處理此類爭議的關鍵。現在,難題有望得到解決。11月21日,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入駐廈門法院簽約、掛牌儀式在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舉行,全省首個入駐法院的價格爭議調解工作室在思明區法院設立。
廈門中院立案一庭與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簽署《關于深入開展價格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試行)》,旨在踐行“楓橋經驗”,為交通事故賠償、消費者權益保障、醫療服務、物業服務、旅游餐飲服務、工程建設造價、農業生產資料、保險理賠等民生領域的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因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產生的爭議提供多元化解路徑。
根據協議,雙方共同以思明區人民法院、集美區人民法院為試點,設立價格爭議調解工作室,市價格認證中心定期派駐調解員參與調解。人民法院可根據案件需要,邀請價格認定專家提供專業咨詢意見,供當事人參考。當事人可根據專業咨詢意見自行和解,或由特邀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成功后,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或出具調解書,賦予強制執行效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專業領域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式”法律咨詢和解紛便利,高效化解因價格爭議引發的相關矛盾糾紛,推動糾紛源頭預防治理。試點成熟后,可逐步推廣至全市法院。
簽約儀式后,廈門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嶸、市發改委黨組成員、總經濟師葉新共同為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入駐廈門法院揭牌。雙方一同參觀了思明區法院訴源治理中心,廈門中院、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思明區法院圍繞如何順暢開展訴調銜接、形成具有廈門特色的價格爭議領域“楓橋經驗”開展座談。
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吸納優秀專業人士,組建價格爭議調解專家庫,涵蓋字畫、古玩、紅木家具、鐘表、珠寶玉石、貴金屬、房地產、工程造價、礦產資源等88個領域。對專業度高、市場價格難以采集的標的進行價格認定時,專家庫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價格爭議調解工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價格認定“神助攻”
化解社區調解難題
盈翠社區盈翠里一住戶,在裝修過程中電焊作業,致樓下住戶整套過火,室內抹灰層脫落,墻體、天花板煙熏遍布,木制門窗焦炭化,原室內裝修基本報廢。事后,盈翠社區立即開展安置安撫工作,組織社區調委會、司法所、消防部門介入調解,但當事人雙方就火災損失賠償金額引發極大爭議,一直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調解陷入僵局。
盈翠社區和長青社區同轄于嘉蓮街道,針對盈翠里發生這起價格爭議,嘉蓮街道及時與中心取得聯系。中心在充分了解案情及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后,立即組織中心調解人員及兩名專家前往盈翠里住戶家中,通過實地查勘、甄別原有裝修檔次標準、確定受損項目及程度,精準測算并出具裝修專業價格意見,解決了困擾調解的瓶頸,調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中心提供的裝修價格意見在調解中起了大作用,為當事人雙方確定火災損失賠償金額24萬元提供客觀公正的賠償價格專業技術支撐,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協議,賠償金已賠付到賬,調解工作圓滿完成。本次協助調解維護了居民的合法價格權益,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真正體現了社會和諧“穩定器”的作用。
案例二:
長青社區調處站成功調解
加裝電梯占位糾紛
長青老舊社區加裝電梯,選址正面堵住了居民私人車庫,影響車庫正常使用,車輛無法進出,車庫失去停車的功能,人員進出也十分不方便,車庫業主要求整棟業主賠償其經濟損失,雙方協商不下, 提請長青社區價格爭議調解處理工作站調解。
長青社區價格爭議調處工作站調解員應邀參與調解,通過多次走訪,耐心跟進,深入溝通,做了大量工作,經過耐心、細心協商調解,引導雙方依法依規進行協商溝通,最終雙方以30萬元賠償金達成和解協議,既維護了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切實維護了社區的和諧與穩定。
廈門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促進矛盾糾紛預防在前端,消弭在萌芽狀態。
據悉,廈門兩級法院將不斷豐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廈法路徑,積極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大格局。(安海濤)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