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建議,全國除為數不多的特定地區外,全面放開戶籍限制,取消城鄉居民身份差別。
展望未來的經濟發展,針對需求側的改革,現階段的發展差距主要表現在城鄉之間。劉世錦認為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中的“三個平等”:城鄉融合發展中的“身份平等”、“基本公共服務獲取權利平等”、“土地(不動產)財產權利平等”。
除開放戶籍限制外,還應實施為期三年的以近兩億進城農民工為重點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攻堅計劃。實施進城農村人口基本保障住房建設工程,可收購滯銷的存量住房,轉為農民工保障房。
12月2日,由聯辦集團、和訊、巨浪視線聯合主辦的“尋找中國經濟的信心之源:財經中國2023年會暨第21屆財經風云榜”在北京舉行,劉世錦在大會演講中表達了上述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但現實中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進展遲緩,宅基地轉讓受限。因此劉世錦建議,率先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城鄉結合部,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允許農民宅基地向集體組織之外轉讓、抵押、擔保等方面,積極探索和突破。
以往有人擔心農民把房子賣了以后,晚上沒地方住,會不會引發社會問題?
劉世錦建議,將所獲收入優先為相關人員完善社保,包括保障性住房,形成比原有土地保障更可靠、更有效率的現代化保障體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