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指導,《財經》、《財經智庫》、財通匯主辦的“2023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增長與開放”。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表示,氣候變化如何跟宏觀經濟增長、跟企業的發展、跟你的錢袋子做結合,這是各位要思考的。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
他表示,3060的四大領域,能源、工業、交通、建筑,要從里面發掘機遇,而不是成為風險。企業也是,經濟增長也是。3060發展過程中,要跟經濟增長的脈動、結構,跟它的節奏結合在一起。
不要看到氣候變化,很多的企業都認為這是來制約我們的,這是我的成本,沒有錯,但這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然。
抓住氣候變化的這個抓手,這就是高質量發展。從供給側改革到高質量發展,“高質量”三個字是個形容詞,很難定義的,但是綠色低碳就是高質量,我們的企業必須在國際上有競爭力,這時候要拿出真本事,如果綠色低碳能做到,基本上這個企業就具有國際競爭力。
以下為發言實錄:
施懿宸:我想聊聊稍微不一樣的,今天的論壇叫全球財富管理論壇,我想跟各位聊聊氣候風險跟財富管理的關系,可能各位更感興趣一點。回到財富管理四個字,我談一個曾經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國家為什么要談3060,為什么要談30之前碳達峰,60之前要中和,去年地緣政治有非常多不一樣的聲音,有些學者,有些首席經濟學家在能源保供的大前提下,認為3060阻礙了我們經濟增長,可能各位也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今天在ESG綠色圈子里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在這個圈子以外抱著非常大的質疑,前面嘉賓所談的可能你無動于衷,因為你不是這個圈子,所以我談談你們那個圈子的問題。
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進出口這個月比較好,這個月的出口數字開始轉正,1.7個百分點。如果各位仔細看內容,有三樣東西都是正的,而且至少兩位數,電動車是三位數,就是“新三樣”,即光伏、電動車、電池,這是我們的競爭力。全球80%到85%的光伏組件是中國做的,所以拜登的光伏自主被我們卡脖子,光伏我們全球最強。全球如果全部都做光伏,我們光伏出口還不夠,但很可惜,還不到這個階段。
比亞迪從不到100元漲到360元,這叫政策紅利,當然很多股票在去年都跌下來。在這樣的政策下,財富管理如何做呢?你不懂一點綠,可能有點困難,你不懂一點能源,可能有一點困難。3060的四大領域,能源、工業、交通、建筑,你要從里面發掘機遇,而不是成為風險。企業也是,經濟增長也是,所以我們不要做運動式的。
我們的氣候變化在談的過程中,在3060發展過程中,要跟經濟增長的脈動、結構,跟它的節奏結合在一起,快也不好,慢也不好。如何在3060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助力企業的發展,還有財富管理?這是各位要深思的。也就是氣候變化如何跟宏觀經濟增長、跟企業的發展、跟你的錢袋子做結合,這是各位要思考的。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獲得你的機遇,大家在談減排的過程中,如何成為你的增長點,現在企業只要活下來,希望ESG跟氣候變化不是成本中心,可以成為利潤中心,如何成為利潤中心是企業現在要思考的,要努力的,包括經濟增長也是,我一直覺得一萬億的國債放在儲能非常好,因為那是未來新的增長點。現在電網不愿意承擔這個成本,發電企業也不愿意負擔這個成本,但儲能可以解決風光水取代化石能源的最后一個痛點,國家來做是不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如果只是用在應對氣候災害,可能是一次性的,如果是一個可持續性的,我們要看這個投資的NPV未來是不是能產生現金流,從這個思路來看,你會對氣候變化有不一樣的認知,你不會認為它只是一個成本項目。
在這個思考邏輯里,我想提供給各位的第一點在于此,不要看到氣候變化,所有的企業都認為這是來制約我的,這是我的成本,沒有錯,但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然。
第二,我們很清楚從工業革命之后,現在全球在少子化過程中,總供給已經大于總需求,這時候只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降價,一個是高質量發展,只有消費升級我們才能邁向發達國家,我們要高質量發展,賺更多外匯,讓大家的口袋更有錢,從而有更多消費。在這個邏輯里,我們如何抓住氣候變化的這個抓手,這就是高質量發展。從供給側改革到高質量發展,“高質量”三個字是個形容詞,很難定義的,但是綠色低碳就是高質量,我們用低廉的生產力,低廉的水電,出口補貼的方式已過去,我們的企業必須在國際上有競爭力,這時候要拿出真本事,如果綠色低碳能做到,基本上這個企業就具有國際競爭力。
土地財政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過去了,因為城鎮化已經高達70%,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增長點,一個是碳中和經濟,一個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的AI還有非常大跟美國PK的空間,我們現在能PK過美國的就是碳中和經濟,這是我們的增長點,占經濟的體量還不夠大,全球的氣候變化造成的商機可以帶來我們新的商機,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出口外匯,各位的投資機會可以從這里挖掘。供各位參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