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
近日,有關茅臺酒的批發價波動引發市場熱議。4月11日,“國酒館”發布茅臺行情價,顯示24年飛天原箱、24年飛天散瓶、23年飛天原箱、23年飛天三瓶11日價格較前一日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今日酒價”發布的24年、23年飛天包括原箱、以及散瓶同樣出現明顯上漲,似乎在強力回應近日的“跌價調”。同時,貴州茅臺股價截至4月11日收盤亦翻紅,有力印證來自市場的信心。對于貴州茅臺而言,“堅守白酒行業的行穩致遠,持續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是其安身立命的標尺。
飛天逆轉暴漲、股價翻紅
“堅定相信市場的力量”
多日“跌價調”后,4月11日,茅臺酒突然“反擊”,多家白酒價格數據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日,飛天不管是原箱還是散瓶,24年、23年的產品均出現暴漲。
4月 11日,“今日酒價”發布的各大名酒批發參考價顯示,24年飛天(原)、24年飛天(散)、23年飛天(原)、23年飛天(散)的批發參考價相比10日均出現明顯上漲,即分別錄得2800元、2530元、2810元、2550元,分別上漲10元、上漲25元、上漲10元、上漲25元。
同日,“國酒館”發布《飛天暴漲!4月11日茅臺酒行情價…..》顯示,24年飛天原箱、24年飛天散瓶、23年飛天原箱、23年飛天散瓶在11日的行情價相比10日的行情價分別上漲20元、70元、20元、70元。
對于批發價的波動,貴州茅臺表示,終端價格不是公司規定的指導價,普通飛天茅臺官方指導價為1499元(一瓶)。目前動銷和發貨都是正常的。
同時,面對飛天的逆轉暴漲,對于堅守白酒市場、堅信白酒價值的從業人員而言,市場就是強有力的論證者。
貴州茅臺董事長丁雄軍表示,堅定相信市場的力量,所有的價格實際上還是價值的體現。
丁雄軍進一步表示,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商品的價格,包括茅臺酒的價格,一定是按照價格法等法律法規,按照生產經營成本、品牌定位、宏觀經濟環境,還有供求關系等因素來依法制定;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宏觀經濟、消費偏好等因素的影響。
“我們一定會充分遵循市場的規律,呼應市場的需求。”丁雄軍堅定地表示。
值得留意的是,4月11日下午截至收盤,貴州茅臺的股價止跌翻紅,也在透露出市場投資者的堅定信心。
其實,從客觀的市場供需來看,熟知白酒的人很清楚,春節過后,一直到端午節、中秋節期間,均屬于白酒的消費淡季。有經銷商針對此番價格波動理性地指出,每年春節后,直到端午、中秋期間,均是白酒消費的淡季,價格回落再正常不過,且現在廠家和渠道價格沒有變化,僅僅是市場終端價格有小微的波動。”
該論斷同樣得到了白酒專家的認可。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指出,社會購買力不足是中國酒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消費緊縮和消費降級給貴州茅臺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消費量減少。并且,肖竹青認為,傳統春節旺季過后即進入行業傳統的淡季,在淡季需求減少是正常現象。長期來看,市場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貴州茅臺的產品因產能受限,將在很長時期內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持續推進白酒行穩致遠
“一季度表現基本符合預期”
面對近日茅臺酒的價格波動,市場或擔心影響茅臺的整體業績增長。然而,對于持續堅守高質量發展道路,持續深耕行穩致遠發展理念的貴州茅臺而言,這樣的擔憂實屬不必要。
作為甲辰龍年的開季,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作為中國白酒企業的龍頭,給出了榜樣成績的信號燈。
貴州茅臺表示,在嚴把安全關的基礎上,持續推動生產穩中有進。堅持項目賦能,各重點項目建設蹄疾步穩,高質量發展基礎越發強勁。區域黨建、一盤棋、終端建設等工作有序推進,市場表現符合預期,一季度主要目標實現了開門紅,重點任務實現了開局好。
在白酒市場目前正處于淡季的背景下,貴州茅臺的這個回答,無疑給出了作為中國白酒企業龍頭的底氣與實力見證。
龍年開季即迎來開門紅,貴州茅臺的強勢增長,業內分析指出,背后正是茅臺酒的價值做基石。
盡管近日以來,飛天茅臺酒批發價有所波動,但其高價值屬性在業內看來是不改的。
有白酒專家提及,茅臺在宴席、商務與禮品市場的民生剛需屬性未變,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恢復,茅臺企業動銷措施的不斷深化,飛天茅臺的需求也會在三季度進入恢復周期,從而企穩反彈,整體價格依然是向上走強的態勢。
同時,業內進一步指出,現階段,茅臺酒的稀缺屬性未變,且作為社交性產品,白酒的民俗文化屬性亦未變,而這些均將構成未來茅臺價格走勢的堅實基礎。同時,隨著消費者理性回歸,多元化與健康化成為新趨勢,價格逐漸向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回歸,而對于茅臺及其他擁有品牌與品質優勢的頭部名酒價格會進一步走強。
因此,針對茅臺酒的價格走勢,招商證券發布研報認為,茅臺批價在當前位置有較強支撐。除了情緒化的問題可能隨輿論平息而減退,當前批價橫向比較下來已經非常有消費者吸引力,批價有望觸底回升。
展望2024年全年,在2023年營收突破1500億元、凈利潤突破700億元的穩健、高質量增長基礎上,有券商分析指出,公司2024年主要目標為實現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5%左右,與2023年年初設立目標一致。受益于23年11月飛天提價以及產品、渠道、品牌、終端四端齊抓的繼續推進,預計24年全年業績目標的實現概率較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