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開卷質量戰,這一次發出槍響的是蔚來。
6月26日,蔚來汽車在安徽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第二工廠舉辦的“2024蔚來質量之旅”活動上,首度對外展示了蔚來全新的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ATQ”(All Time Quality)。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活動上表示:“蔚來致力于從用戶視角出發,構建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思維和體系。‘ATQ’體現了蔚來對智能電動汽車時代質量的深度思考。”
“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的質量管理存在零部件高度集成、新技術引入、軟件定義汽車、產品快速迭代等多重挑戰。”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沈峰表示,蔚來的“ATQ”質量體系,也就是從用戶利益出發的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覆蓋產品設計、研發、制造、使用等環節。
什么是ATQ?
蔚來官方介紹,“ATQ”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智驅動、快速閉環迭代作為體系能力基座,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為軸線,通過實施一系列具有策略性和系統性的質量管理活動,以及蔚來與用戶、合作伙伴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促進的共創共贏關系,讓產品從定義、設計、研發、制造、使用每一階段均受控管理,并持續高效改進,最終實現用戶滿意度的最大化,打造質量標桿。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橫向”全領域以及“縱向”全流程兩大方向上的質量把控,讓產品從定義、設計、研發、制造、使用每一階段都能充分受控管理,并不斷實現閉環迭代。
對此,沈峰表示,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用戶對于汽車的需求和使用場景拓寬,質量管理的范疇也從傳統單一的整車質量,延展到軟件系統質量、充換電系統質量、整車質量、智能硬件質量、電驅系統質量、電池系統質量等六大質量領域。
而針對以上六大質量領域,蔚來“ATQ”宣稱實現了包括前期開發質量、合作伙伴質量、制造物流質量、用戶服務質量等多個維度的全過程覆蓋。
例如,蔚來自研了全球首個智能駕駛硬件在環仿真集群,可通過車輛“在線+離線”仿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自動化智能駕駛質量驗證。而在充換電系統質量方面,蔚來能源建立了一套“7x24小時”電池預警監控體系,依托電池預警監測平臺與區域服務能力,能及時準確地探測和預警電池質量風險。
合作伙伴質量方面,通過供應鏈合作模式創新,蔚來探索了一套供應鏈管理方法,助力合作伙伴快速提升質量管控能力,推動供應鏈共創;在制造物流質量方面,蔚來采用數字化、智能化質量檢驗手段,建立了系統性的整車制造過程質量管控機制。
用戶服務方面,蔚來帶來了行業首個圍繞質量業務落地的蔚來知識圖譜(Q-Graph)和大語言模型(Q-GPT),以及全球首創車內即時反饋系統——蔚來表示,用戶只需一句「Hi,NOMI,我要反饋一個問題」,就可將問題傳達給蔚來的相關支持部門,并在24小時內得到首次反饋,48小時內完成最終反饋。
ATQ對蔚來意味著什么?
為何要在當下推出“ATQ”質量體系?最直接的原因是,在電動汽車越來越卷的當下,蔚來需要向行業以及用戶講述一個更新的故事。
而質量,無疑就是那個最好的標的。
一方面,質量與用戶行車安全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一票否決”項。
業界最鮮活的案例,便是沃爾沃,后者的行車安全,至今仍是該品牌最大的金字招牌。而任何登上熱搜的重大事故,最終也必然不可避免的延伸到事故車輛自身安全性是否可靠的問題上。
另一方面,質量又是國產一直以來的短板。
燃油車時代,合資汽車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品牌營銷先入為主以外,更在于國產汽車的質量始終存在短板,嚴重一些的諸如發動機燒機油,輕度一些的則包括漆面生銹或膠條老化,幾乎是每一家品牌都無法逃脫的宿命。
造成這一系列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研發技術不夠成熟之外,還有一個常被忽視的環節——質量控制。后者包括且不限于生產品控以及質量檢測等多個環節。
目前,隨著新能源汽車越發駛入紅海,“卷”質量,本身是各家車企逐漸提升比重的一個方向,前有華為提出的“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后有各大品牌不約而同地把供應鏈推至臺前,甚至開放工廠邀請媒體和用戶參觀——這些舉措,無疑都是在向消費者傳遞車企對于質量問題的重點關切,同時向外展示技術實力和研發成果。
此前,理想汽車在2023年10月舉行了“感知質量技術日”,聚焦感知質量(perceived quality,簡稱PQ)這一汽車質量細分領域,展示了理想汽車在感知質量方面進行的大量投入和體制創新,還宣布制定可量化并且不斷迭代的《理想汽車感知質量評價規則》。
而小鵬則重新組建了產品團隊,新規劃路線落地后,小鵬用一個扶搖架構、兩套動力、兩套智能化平臺,就可以支持所有車型。一定程度上也將實現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的效果。
同為新勢力的蔚來,也必然不會缺席。
蔚來在“ATQ”中特別提到,在前期開發質量方面,蔚來開展全維度DFX(Design For X)前期預防,從前期產品定義、造型、工程開發、軟件開發、過程開發、質量控制過程的全面預防質量管理。同時,蔚來也已將VR技術應用在感知質量檢測環節中,在超高逼真的技術賦能下,能夠在整車生產之前提前規避和改善可能出現的不佳體驗。
核心還是為推廣訂閱服務
在本月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即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包括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科學技術部原部長萬鋼在內的業內人士紛紛呼吁,電動汽車行業不應“卷”價格,而應該“卷”質量,積極推動與清潔能源的融合發展。
而蔚來幾乎在與會同期發布了“ATQ”質量體系,多少也有了些遙相呼應的味道。
不過,蔚來此次推出“ATQ”質量體系,最值得關注的不是其本身,而是背后的“言外之意”。
李斌在活動上提到:“我們在設計車的時候,就應該考慮15年的,甚至更長時間關于智能化、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的質量體系”。
而在此之前的3月14 日,蔚來率先提出了長壽命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目前,新能源行業的普遍現狀是平均質保8年,而蔚來的目標是:動力電池使用15年,健康度依然≥85%,長壽命電池+換電模式,讓用戶不需要承擔因電池衰減而產生的高昂更換成本和車價貶值。
站在消費者的視角,李斌甚至都有點車圈“俠之大者”的味道了。
但聯系上下文來看,很容易便得出一個結論——李斌的真實目的,是希望通過動力電池長壽命和電動汽車的長周期的實現,從而拉長自身以換電為主的一系列“訂閱”服務的周期,讓更多的消費者始終留在蔚來品牌的勢力范圍之內。
畢竟放眼車圈,截至目前真正把訂閱制走通的,還就是押注換電路線的蔚來。
在這個卷來卷去的行業里,李斌不僅要做一錘子買賣,他還想要拿走蔚來用戶的未來“十五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