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邦生物(603077)發布公告,定于2024年7月5日下午,就公司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情況召開業績說明會。屆時,出席說明會的人員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賀正剛,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小平,公司董事兼財務總監王軍,公司董事會秘書蔣思穎,以及公司獨立董事胡楊。
財務數據顯示,在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和邦生物的營收和利潤均呈現顯著下降趨勢,這一變動已引起投資者群體的廣泛關注。
具體而言,2023年,和邦生物的營業收入達到88.24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度,下降了32.33%;同時,其歸母凈利潤為12.83億元,同比下降了66.29%。進入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9.99億元,同比下降16.51%;歸母凈利潤僅為0.30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2.19%。
草甘膦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資料顯示,和邦生物主營業務為化工、農藥、飼料添加劑、玻璃及制品、光伏材料及制品制造以及鹽礦、磷礦的開發。主要產品有草甘膦、雙甘膦、光伏玻璃以及聯堿產品。
在2023年之前,和邦生物的核心業務聚焦于其主營產品“雙甘膦/草甘膦”與“聯堿產品”2022年,這兩款產品的收入分別為57.33億、49.37億,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43.97%、37.86%。
然而,在2023年,這兩款產品的營業收入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其中,"雙甘膦/草甘膦"原本作為公司營收的第一大產品,現已滑落至公司營業收入的第三位。
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和邦生物主要收入來源為“聯堿產品”、“光伏玻璃及組件”以及“雙甘膦/草甘膦”,營業收入分別為34.99億元、21.84億元和14億元。其中,“聯堿產品”和“雙甘膦/草甘膦”的營業收入同比分別下降了29.13%和75.59%。
值得關注的是,和邦生物在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與“雙甘膦/草甘膦”產品價格的顯著下滑有著密切的關聯。
草甘膦是全球第一大農藥單品,約占據全球除草劑30%的市場份額,占全球農藥總用量的15%,是玉米、大豆、棉花、小麥等主要大田作物的首選除草劑。而雙甘膦作為草甘膦中間體,其需求變動受草甘膦需求影響,價格走勢一般與草甘膦趨于一致。
根據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草甘膦價格呈現顯著的波動趨勢。具體而言,草甘膦價格在攀升至8萬元/噸的峰值后,于2021年末出現顯著拐點,隨后價格迅速回落,降至約3萬元/噸,其價格跌幅超過50%。
由于2021年草甘膦價格的顯著上漲,目前草甘膦與雙甘膦的產能均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根據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草甘膦的總產能達到118萬噸/年,其中,國內產能占據主導地位,為81萬噸/年,而海外產能則為37萬噸/年。與此同時,國內雙甘膦的產能維持在22.5萬噸/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草甘膦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行業供求關系高度緊張,加之海運排期較長,導致價格急劇上漲并引發庫存囤積。隨后,隨著庫存的逐步消化,市場供應過剩,進而導致了草甘膦價格的回落。
百億資金曲線投資草甘膦產業鏈
隨著價格大幅下降,對于草甘膦未來的需求,和邦生物仍持有堅定的樂觀態度。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目前隨著草甘膦庫存去化的加速,結合國家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定位,轉基因植物在國內的大面積推廣勢在必行,未來草甘膦的市場需求將明顯增加。公司長期看好草甘膦行業的未來發展,投資判斷和決策不會受短期內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和邦生物如此堅定看好草甘膦未來背后,主要源于其可轉債的募資需求。根據相關公告披露,和邦生物計劃募集高達46億元的資金,專項用于廣安必美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雙甘膦項目的投資建設。相關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67.1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環保趨嚴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版至2024年版,將草甘膦歸類為限制類產業。資料顯示,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后,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禁止新建擴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由于草甘膦被歸類為限制類產業,和邦生物采取了“曲線”的策略。雙甘膦作為草甘膦的中間體,在國內并未受限。因此,和邦生物選擇在國內生產雙甘膦,而后,通過控股的方式,在境外對雙甘膦進行化學處理,以生成草甘膦,從而規避了相關限制。
根據可轉債說明書顯示,和邦生物募投項目主要產品為50萬噸/年雙甘膦,雙甘膦系生產草甘膦的中間體,1.5噸雙甘膦產出1噸草甘膦,對應草甘膦產能約33萬噸/年。公司擬在境外控股新建20萬噸/年草甘膦產線,消化雙甘膦產能30萬噸/年。
除了產業受限制外,在今年4月,該筆可轉債的保薦人華西證券(002926)因其在某非公開發行股票保薦項目的執業過程中存在盡職調查工作涉嫌未勤勉盡責等多起問題,對其采取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的監管措施。
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就和邦生物的相關事項提出了質詢。其中提到,華西證券于5月16日停止了保薦業務,但5月23日證監會公開信息顯示,和邦生物可轉債的保薦機構仍顯示為華西證券。投資者詢問上交所已批準的可轉債是否有可能被證監會否決,并要求公司董事會秘書對此進行明確回應。
對此,和邦生物回復表示:公司于2023年3月7日首次披露的可轉債募集說明書中的保薦機構已為華西證券,公司在聘請華西證券作為可轉債發行保薦機構時該公司并未受到證監會或相關有權機構的處罰;公司可轉債事項已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通過,在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作出同意注冊的決定后即可實施,煩請關注公司后續的相關公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