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峰科技(688007)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王霖因個人家庭原因申請辭去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職務。據公開資料,王霖作為光峰科技高級光學研究員,在光學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研發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王霖獲得股權激勵實施5.25萬股,并且在今年年初其個人更是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光峰科技1000股。另外,王霖離職背后,從公司業績走向來看,隨著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凈利潤的下滑,光峰科技目前正在發力車載光學業務。而如今,核心技術人員由6人減少至5人,未來,又是否會影響公司業務的推進尤其是車載光學業務。值得關注。
任職七年核心技術人員王霖離職
剛獲得股權激勵實施5.25萬股
光峰科技公告,近日收到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王霖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王霖因個人家庭原因申請辭去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職務。
如此一來,光峰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則由原來的6人減少至5人,即由變動前的“李屹、胡飛、余新、王則欽、郭祖強、王霖”6人,減少至變動后的5人“李屹、胡飛、余新、王則欽、郭祖強”。
據光峰科技招股書,王霖,男,1981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上海飛利浦照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光學工程師;2017年2月至今,任公司高級光學研究員。
招股書還顯示,2018年,公司先后引入余新(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王霖(清華大學碩士、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博士)兩名核心技術人員。余新、王霖均在光學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研發經驗,是公司重點引進的高端科研人才,二人的加入對強化研發實力、持續取得創新研發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這位任職七年的核心技術人員,對于其離職,光峰科技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王霖在職期間負責的工作已妥善交接,并已確認其與公司無任何意見分歧,亦無與其辭任核心技術人員職務有關的事宜需提請公司股東關注。
光峰科技還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及各項技術研發工作均正常推進,公司研發團隊和研發體系結構完整,本次核心技術人員的調整未對公司的研發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公司研發團隊能夠支持公司現有及未來核心技術及產品的持續研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離職前,即2024年6月14日,王霖獲得股權激勵實施5.25萬股。另外, 在今年年初,王霖亦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增持光峰科技1000股。盡管如此,目前已經離職的王霖其所持有的光峰科技的激勵性股票屬于限制性股票。
光峰科技公告,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本次歸屬股票的限售和轉讓限制規定顯示:1、激勵對象為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其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 25%;在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2、激勵對象為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將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董事會將收回其所得收益。
主業盈利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目前正在發力車載光學業務
如前述所示,王霖在光學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研發經驗,為光峰科技重點引進的高端科研人才,王霖的加入對強化研發實力、持續取得創新研發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如前述所言,對于核心技術人員王霖的離職,光峰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及各項技術研發工作均正常推進,公司研發團隊和研發體系結構完整,本次核心技術人員的調整未對公司的研發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公司研發團隊能夠支持公司現有及未來核心技術及產品的持續研發工作。
不過,立足公司業績走向的背景下,王霖離職前,光峰科技披露了連續兩年主業盈利大幅下滑的業績報告。
公開資料顯示,光峰科技為激光顯示科技領域的企業,持續聚焦以原創半導體激光光源技術和架構為主導,研發、生產與銷售激光顯示核心器件與整機。公司將半導體激光光源技術應用于家用投影、影院放映、工程、商教等傳統應用領域,并切入車載領域,布局拓展AR、機器人等新領域,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從上市后提交的五份年報來看,光峰科技營收整體增長,不過盈利卻出現明顯下滑。需要指出的,2022年、2023年,光峰科技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錄得:-47.85%、-37.18%。
其中,對于2023年度,光峰科技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核心器件業務及投影整機,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2.13億元,同比下降 12.90%,其中核心器件及整機業務收入20.09億元,同比下降12.99%,主要系TOC業務受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收入減少所致。
在該年度報告中,光峰科技表示,在轉型的道路上,公司堅持“核心技術+核心器件+應用場景”的發展戰略。以影院、專業顯示為代表的“基本盤”和“車載業務”的“成長盤”擁有“攻守結合”的極強互補性,讓光峰業務結構非常穩定,客觀上車載業務擁有巨大的成長潛力,但是在車載業務長成之前,將處于競爭非常激烈的階段。此時影院、專業顯示所帶來的價值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會放松對現有業務的投入,不斷開拓成熟業務新的增長極,大大助力我們在成長盤突出重圍的速度和力度。
對于車載業務的業績貢獻,筆者在光峰科技2022年、2023年度報告中的“收入和成本分析”并未發現相關車載業務的具體業績數據。
不過,光峰科技5月29日在自愿性披露公告中提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車載光學業務收入4,802.68萬元,占當期營收比例為10.79%,不過相關盈利并未提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在車載光學業務貢獻營收的同時,光峰科技整體營收同比下滑3.04%。
同時,2024年一季度,光峰科技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226.21%,不過,主要系本期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所致;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由虧損變為盈利,主要系本期控制費用,期間費用均同比下降所致。
未來,在缺少一員光學技術大將的情況下,光峰科技能否迎來轉型的勝利?車載光學業務又能否真正撐起公司業績,何時能在盈利上有體現?值得關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