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國際知名美妝品牌關店。
近日,資生堂旗下高端護膚品牌BAUM葆木在天貓旗艦店發布了閉店公告,稱7月10日起將不再接受新訂單,這距離該品牌高調進入中國市場僅3年。
BAUM閉店的背后,是中國護膚彩妝市場的變化,國貨彩妝正在崛起。
資生堂旗下BAUM葆木宣布閉店
近日,資生堂旗下高端護膚品牌BAUM葆木在天貓旗艦店發布了閉店公告。公告稱,店鋪自7月10日起不再接受新的訂單,此前下單產品將正常發貨。8月10日前會由店鋪處理各類售后需求,8月10日后僅能通過熱線電話接受咨詢。
公開資料顯示,BAUM葆木是資生堂在2020年推出的高端護膚品牌,主打天然、無添加的理念。2021年,BAUM葆木進入中國市場。在當年舉行的首屆中國消博會上,資生堂攜BAUM葆木在展會上高調亮相。
記者在其天貓旗艦店上看到,該店鋪共有4.4萬粉絲,產品包含精油、化妝水、面霜、乳液、面膜、潔面乳、護手霜、身體乳等。銷量最高的產品為一款護手霜,店鋪頁面數據顯示銷量超過1000,其次為一款精油,銷量超過900。
在天貓旗艦店閉店的同時,BAUM微信商城也已停業。該品牌位于上海靜安芮歐百貨店的首家專柜亦顯示關店停業。據多家媒體報道,資生堂集團證實,BAUM葆木品牌因戰略調整,決定停止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銷售。
去年以來,受日本核廢水等負面影響,資生堂在國內銷售“遇冷”。資生堂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凈銷售額同比下滑4%至247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公司稱,“資生堂”和“CPB”銷售額在2023年上半年整體保持強勁增長,但受核污水排海后日本產品購買被抑制和景氣度惡化的影響,在當年下半年轉為同比負增長。
對此,資生堂也在加速調整在華業務。
今年年初,資生堂中國表示,該公司將于2024年開始實施新的品牌組合戰略以夯實業務基礎。相應地,資生堂中國內部也正打造更整合、更敏捷的組織架構。
今年以來,資生堂收縮了茵芙莎(IPSA)在中國的銷售網絡,茵芙莎為資生堂集團的支柱品牌之一,其產品“流金水”曾紅極一時。但根據資生堂集團財報,茵芙莎2023年財年的銷售額下降了30%,2024財年第一季度銷售額下滑22%。同時,集團還對外出售個人護理業務,剝離了水之密語、可悠然等10個大眾個護品牌。
收縮部分品牌“戰線”的同時,資生堂也在加碼新品牌。4月,資生堂將純凈美妝品牌“醉象”引入中國,入駐250家絲芙蘭內地門店,包含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區,計劃2024年下半年覆蓋300家門店。此外,資生堂還選擇加碼全球高端香水賽道,7月4日,資生堂集團正式官宣拿下意大利奢侈時尚品牌Max Mara的全球獨家授權許可,負責其香水產品的開發、生產、推廣和分銷。
今年一季度,資生堂凈銷售額為2495億日元,同比增長3.9%;核心營業利潤為113億日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6%;歸母凈利潤虧損33億日元,其最重要的同名主品牌銷售額同比下滑5%。
不過,資生堂在華銷售似乎略有起色。一季度,資生堂中國市場銷售額為55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同比增長4.2%;凇办`活的成本管理”,中國市場核心營業利潤同比提升至1.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0萬元)。資生堂在財報中表示:“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看到了觸底復蘇的希望!
“放不下”的中國市場 外資美妝品牌調整在華戰略
事實上,BAUM葆木的閉店只是外資美妝品牌近年來在華銷售困境的縮影。
5月,歐萊雅集團旗下平價彩妝品牌NYX Professional Makeup官方海外旗艦店發布公告,宣布將于2024年6月21日零點結束該平臺店鋪運營,且將不再接受新的訂單。對此,歐萊雅中國方面表示,閉店是由于戰略調整。公開資料顯示,NYX成立于1999年,2014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但仍保留獨立的研發與分銷中心以及運營機制。之后與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卡尼爾等品牌共同支撐起歐萊雅集團的“大眾化妝品部”。2019年在天貓國際開設了官方海外旗艦店。2021年的“618”期間,NYX曾拿下天貓國際直營彩妝品牌銷量第一。
今年4月,在中國運營超過14年的高絲天貓旗艦店宣布閉店。高絲是日本一家以化妝品制造與銷售為主的企業,初期以代理美容化妝品牌為主,1948年開始發展自有品牌,目前集團旗下共擁有KOSE高絲、COSME DECORTE黛珂等多個品牌。對于閉店原因,高絲集團表示,此次渠道關閉為戰略性調整,目前暫無其他新計劃。不過,從業績上來看,今年一季度,高絲集團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銷售額同比下跌23.7%。
去年年底以來,花王先后宣布關停了SALA、Blanchir superior馥蘭皙兒、Frēshel膚蕊、AUBE以及COFFRET D'OR五個美妝品牌,涉及平價彩妝、中端彩妝、護膚、美發等多個品牌類型。
去年12月28日,知名美國彩妝品牌貝玲妃在天貓、京東、抖音等多個電商平臺公告, 結束品牌官方旗艦店運營。
此外,今年4月,寶潔旗下的SK-II被傳在國內大范圍撤柜,盡管公司回應稱該說法不實,但從銷售業績來看,2024財年第二季度(2023年10月至12月),SK-II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34%。
韓國愛茉莉太平洋(601099)集團旗下品牌悅詩風吟、赫妍也都經歷過黯淡時刻,前者因虧損收縮門店,后者也已陸續關閉中國線下專柜和微信小程序。
不過,盡管遇到了一定的銷售困境,中國市場仍是美妝品牌放不下的“香餑餑”,多數企業仍然在加碼布局。
對于中國市場,資生堂曾公開表示,從來沒有動搖過在中國投資的信心和決心。“未來,資生堂將不斷向中國引進全球創新理念和技術,持續加碼在中國的投資,進一步扎根中國”。
花王集團也表示將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2023年10月,花王集團旗下SENSAI品牌在上海開設了旗艦店,向高端消費群體提供與眾不同的品牌體驗空間。
SK-II也在回應“撤柜”傳聞時表示:“中國一直是SK-II非常重要的市場,SK-II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及消費者體驗。近三年來,SK-II的柜臺覆蓋情況穩定,不斷提升線上線下消費者服務體驗。SK-II會定期更新門店與專柜的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級、更卓越的護膚零售體驗。SK-II承諾始終以優質體驗和卓越的產品服務所有消費者!
“國貨”品牌正在強勢崛起
在Z世代崛起、消費觀念變遷的背景下,全球消費行業迎來深刻的變革,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已經從盲目推崇大牌轉向理性消費與追求性價比,國貨美妝品牌正在強勢崛起。
民生證券研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618”大促活動中,根據天貓大美妝、青眼情報數據,護膚市場GMV TOP10品牌中,頭部國貨品牌正在加速崛起趕超國際品牌,其中,天貓護膚TOP10中,國貨品牌有珀萊雅(603605)(位居第1,排名同比上升2位)、薇諾娜(位居第10,排名同比持平),抖音護膚TOP10中,國貨有韓束(位居第1,排名同比上升6位)、珀萊雅(位居第1,排名同比上升3位)、可復美(位居第8,2023年“618”未進入TOP10)。
彩妝市場方面,國貨品牌在頭部彩妝市場的影響力提升,天貓彩妝TOP10品牌中,國貨品牌有彩棠(位居第1,排名同比上升6位)、花西子、毛戈平(位居第8,排名同比上升3位)、卡姿蘭(位居第10,排名同比上升4位),TOP10榜單中國貨品牌數量較2023年“618”增加2個;抖音彩妝TOP10國貨占6席,分別為花西子、方里、柏瑞美、卡姿蘭、橘朵、戀火,其中方里為新上榜品牌。
據青眼情報《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鑒》數據,在2023年的中國化妝品市場,國貨美妝市場規模超過外資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國貨品牌在線上、線下渠道首次超過外資品牌。
民生證券認為,隨著國貨美妝龍頭繼續在產品端開拓重組膠原蛋白、環肽等新原料,在渠道端完善抖音等新興渠道布局,并塑造“科技驅動”的形象提升品牌勢能,國貨美妝龍頭的長期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得到夯實。申萬宏源(000166)證券認為,國貨崛起帶動化妝品行業競爭格局優化,助力2023年板塊業績穩健、2024年上半年業績趨勢向好,看好該板塊今年業績、估值雙重修復。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界面、上觀新聞、經濟參考報等相關報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