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金融保險行業正處于一個深刻的轉型期,金融機構的角色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它們不再僅僅局限于作為單一金融產品的提供者,而是積極向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者轉型。與此同時,這些金融保險機構也在從傳統意義上的風險保障者,逐漸演變為能夠滿足健康養老管理和財富管理等多元化需求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平安(601318)所秉持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顯得尤為矚目。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以詳實的數據和業績,向市場展示了中國平安(601318)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財報顯示,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84.82億元;年化營運ROE16.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6.19億元,同比增長6.8%。可以看出,中國平安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等關鍵財務指標上實現了穩健增長。這些成績不僅反映了中國平安在“金融與養老深度融合”中的戰略布局成效,也驗證了其在應對行業變革、把握市場機遇、優化業務結構方面的戰略有效性。
“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價值得以釋放
在2023年度的報告中,中國平安宣布對其原有的“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框架實施了戰略性升級,轉變為“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全新戰略布局。自此次戰略升級實施以來,僅過半年時間,隨著“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的深入貫徹與推進,中國平安所展現出的戰略價值已逐漸凸顯,并持續顯現其深遠影響。
步入2024年上半年,中國平安的三大核心業務領域——壽險及健康險、財產保險以及銀行業務,均實現了穩健增長。三項主營業務貢獻了795.65億元的歸母營運利潤,相較于去年同期,實現了1.7%的穩健增長。進一步細化來看,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表現尤為突出,達到了223.20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11.0%。
與此同時,2024年上半年,集團28.6%的新增客戶來自于醫療養老生態圈,享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超68%。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國平安通過高效整合供應方資源,已實現對國內百強醫院及全部三甲醫院的全面合作覆蓋。同時,內外部醫生團隊規模已擴大至約5萬人,合作藥店數量達到23.3萬家,較年初新增超過2,500家。
在多元化發展方面,中國平安已成功獲取涵蓋保險、證券、基金等多個金融領域的牌照,并構建起包含健康、科技等在內的多元化子公司體系。在業務范圍及產品服務的廣度與深度上,中國平安實現了對“富國+聯合健康”模式的深度融合與創新超越,致力于打造更為先進的升級版模式。
中國平安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曾明確表示:“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就是要實現“1+1>2”的效益,主要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可以滿足客戶多元化、多樣化的需求,不僅僅是金融需求,還有醫療健康養老需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和服務。”
這種“升級版”的“富國銀行+聯合健康”模式,為中國平安構成了一個綜合性的金融與醫療養老相結合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不僅涵蓋了從基礎金融服務到高端財富管理的各個層面,還整合了醫療保健、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綜合性的產品和服務,中國平安成功地打造了一個閉環式的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了從出生到老年的全方位保障。
反饋至業績層面,中國平安通過構建“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深度融合的產品與服務生態閉環,不僅全面保障了客戶利益,還依托持續的創新和服務優化策略,有效增強并深化了客戶對品牌的信賴與忠誠度。這種忠誠度的顯著提升,作為中國平安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驅動力,進一步鞏固并拓展了其在壽險及健康險、財產保險以及銀行業務三大核心業務領域的市場地位,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機制,持續推動公司業務的全面發展與壯大。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223.20億元,同比增長11.0%。其中,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增長10.8%,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6.0%。財務保險業務方面,平安產險保險服務收入1,619.10億元,同比增長3.9%。銀行業務方面,平安銀行(000001)實現凈利潤258.79億元,同比增長1.9%。
截至6月末,平安擁有2.36億個人客戶,其中超過63%的客戶已同時采納醫療養老生態圈所提供的服務。這些客戶的平均合同數量約為3.36個,平均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約為5.75萬元,分別為未使用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及3.8倍。在2024年上半年,平安壽險有近1,600萬客戶選擇利用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服務,其中新契約客戶中,使用健康服務的比例接近70%。
與此同時,這種綜合性的服務模式,使得客戶在中國平安的生態系統中能夠享受到無縫銜接的便捷體驗,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客戶的黏性。2024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個人客戶數2.36億,其中持有集團內4個及以上合同的客戶占比為24.9%,留存率達97.8%;超8,792萬的個人客戶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金融養老模式解鎖新價值
當前的經濟環境正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而生育率的持續下降更是加劇了少子化現象的蔓延。這些社會現象對消費者的需求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醫療、健康保障以及養老規劃方面,需求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占全國人口的21.1%,預計2035年將突破4億,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養老需求成為社會問題和時代機遇。目前,我國養老呈“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
從供應端來看,養老領域無疑是一個綜合性的范疇,它廣泛涵蓋了養老服務、養老產品、養老金融以及養老地產這四個核心板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的養老產業仍然處于探索與成長的初期階段。與那些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多年,且養老服務體系相對完善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歐盟等相比,我國在養老產業的服務質量上顯然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面對養老供需不匹配,中國平安憑借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已在醫療健康生態領域深耕細作超過十年。在中國平安的第三個十年里,中國平安運用金融+科技,創新性推出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模式”,成功地將線上線下醫療健康生態圈與金融業務支付端進行了無縫整合。
在2022年,中國平安就推出了居家養老品牌——“平安管家”,致力于為老齡人口提供集“智能管家、生活管家、醫生管家”功能于一體的全天候養老管家服務。目前,中國平安的居家養老服務已經成功覆蓋全國超過60座城市,累計有超過12萬的客戶獲得了服務資格。該服務涵蓋了“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十大生活場景,共計提供超過600項細致入微的服務項目。
與此同時,中國平安在養老服務領域實施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出了“醫聯體、護聯體、住聯體、樂聯體”這一全方位、多維度的“四個聯體模式”。通過這一系列模式,中國平安持續深耕于提升養老品質的前沿陣地,致力于將傳統的“養老”概念深化并轉變為更加積極、愉悅的“享老”理念。
從平安集團“綜合金融”與“醫療養老”雙輪驅動的戰略視角來看,對于綜合金融服務這一早已被視為行業藍海的領域,醫療養老領域無疑成為了極具潛力且激發無限想象的增長新動力,為平安集團開辟了新的價值領域。
中國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模式,不僅僅是一種創新的金融平臺策略,更是對現代養老需求的深刻洞察與積極回應。這一模式將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與醫療養老的迫切需求相結合,構建了一個覆蓋全養老周期的綜合服務體系。
在該模式的運作中,中國平安展現了其平臺化布局與產業鏈深度整合的核心理念。無論是醫療健康領域的優化升級,還是養老服務的全面覆蓋,均可見其戰略部署的深謀遠慮與細致入微。醫療資源的整合方面,中國平安致力于打造一個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履約體系。通過簽約知名醫療專家、設立專科專病診療中心、以及自建與共建互聯網醫院等多重舉措,中國平安與各類醫療機構攜手探索并實踐了諸多創新合作模式,進一步推動了醫療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進程。
在醫療健康養老產業鏈上,中國平安通過其兩大核心平臺——北大醫療集團與平安健康,共同構建了一個全面的醫療養老生態圈。平安健康作為“管理式醫療模式”的關鍵一環及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企業,不僅代表支付方,還深度整合供應方資源,通過“產品融合、權益采購、增值服務”等多種方式,與集團的綜合金融主業實現深度協同,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平安集團生態構建中的核心地位。
北大醫療集團作為平安系統內最為關鍵的線下醫療資源,自2021年起由平安接手管理后,持續發揮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業優勢。在2023年,該集團實現了約50億元的收入,不僅彰顯了其在醫療健康市場的強勁實力,還成為了醫險協同實踐的重要基地,為平安的醫療健康養老產業鏈增添了重要的一環。
通過深度合作與資源互補,中國平安在醫療健康養老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綜合服務能力,在醫療健康養老產業鏈中,中國平安如一位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發揮著中樞作用,引領整個體系的發展。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始終維持著穩定且持續的增長趨勢,以及養老保障體系的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國平安所堅持并深化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布局,將有望挖掘出更加廣泛而深遠的市場價值,進而助力金融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