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神似“開瓶器”的上海地標——上海環球金融中心71層不動產8月30日再度流拍,為第四次流拍。
阿里資產“司法拍賣”欄目顯示,8月30日上午10時,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因無人出價宣告流拍。此前,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法院于2024年7月1日10時起將該不動產進行公開變賣活動,公開變賣持續了約兩個月之久。
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最早于2023年7月3日開啟了第一次司法拍賣,24小時后宣布流拍。截至目前,該不動產已經歷了四度流拍。
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00號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上海第二高樓。(圖片左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陳雨康 攝
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00號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上海第二高樓。(圖片左二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陳雨康 攝
網紅辦公場地遭遇四度流拍
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00號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上海第二高樓。2008年竣工以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成為了上海的網紅地標,是“陸家嘴三件套”(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之一。該棟大樓涵蓋寫字樓、酒店、觀光廳、商場、餐廳等多種業態,其中,7層至77層為辦公設施。
然而,這樣一座網紅大廈的辦公場地,卻面臨四度流拍的窘境。
阿里資產“司法拍賣”欄目顯示,2024年7月1日10時至2024年8月30日10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71層不動產以3億的價格起拍;長達約兩個月的掛牌變賣期間,盡管迎來了83859次圍觀,卻始終無人出價。8月30日上午10時,該不動產正式宣告流拍。
公告顯示,此次變賣活動由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法院發起,屬于司法拍賣性質。變賣標的“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建筑面積為3195.94平方米,規劃用途為辦公。起拍價為3億元,保證金4600萬元,加價幅度100萬元。
該場網絡司法變賣期60天。如有競買人在60天變賣期內任一時段出價,則變賣自動進入24小時競價倒計時;在24小時競價周期內,其他變賣報名用戶可加價參與競買,競價結束前5分鐘內如有人出價,則系統自動向后延時5分鐘。
盡管評估價高達4.8億元,但該不動產已歷經三次降價、四次流拍。
記者注意到,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3日10時在阿里資產對“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進行司法拍賣,起拍價為3.7億。24小時后,該不動產的首次拍賣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2024年5月,“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再度啟動拍賣,起拍價下調到3.37億元,仍因無人出價而流拍。約一個月后,該不動產以3億元啟動第三次拍賣,最終流拍。
源于合同糾紛案件
天眼查顯示,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原為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所在地。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從事批發業為主,注冊資本2億元。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設子公司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
記者查詢發現,“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不動產”被司法拍賣,源于一起合同糾紛案。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申請執行人恒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谷式魯、谷獻余、河北省浙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22)浙04訴前調書1號生效法律文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因被執行人未自覺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恒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申請強制執行,本案于2022年1月11日立案執行。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截至2022年5月19日,本案執行3.25億元、利息、律師費60萬元及遲延履行金未支付。被執行人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名下位于上海市世紀大道100號71層的辦公樓被本院輪候查封。
被執行人河北省浙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不列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但將其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費。
寫字樓租賃市場整體下行
網紅辦公樓的四度流拍,也與目前寫字樓租賃市場整體不景氣有關。
百盛評估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上海市甲級寫字樓平均空置率22.3%,為連續多個季度空置率攀升。受到供應端的影響以及新項目去化緩慢,部分子市場的空置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導致近期整體空置率居高不下,但上升幅度明顯放緩。
高德量行報告顯示,當前,上海寫字樓去化壓力使得租賃市場仍偏向企業,企業議價能力繼續上升。中央商務區內,業主愿意提供更多的激勵措施以保留租戶。甲級寫字樓需求大多靠價格驅動,企業利用租金下行的窗口期,尋求升級至周邊甲級辦公樓的機會;部分乙級寫字樓租約即將到期的租戶以及靈活辦公空間內的租戶,明顯體現出升級辦公環境的需求。
戴德梁行報告提到,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上海將有8個項目竣工入市,為市場新增超70萬平方米優質辦公空間。2025年,有15個未來供應項目計劃入市,共計約176萬平方米。預計下半年上海寫字樓租金或繼續下降。
責編:李丹
校對:彭其華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