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李嘉誠在線觀看高強度超聲波精準摧毀肝癌細胞,引發市場對新型癌癥治療手段的關注】
近日,96歲高齡的李嘉誠罕見露面,在線觀看高強度超聲波精準摧毀肝癌細胞的神奇過程,令他驚嘆不已,直呼“真是不可思議”!這也引發了大眾對新型癌癥治療手段的討論,其中,被譽為癌癥“第五療法”的BNCT由于具備療程短、療效高、副作用小等優點而備受關注,但目前全球有且只有2家日本的醫療機構可以為患者提供BNCT治療服務,且僅面向日本國內患者開放,暫不接收海外患者。
不過,2022年,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生物技術服務控股有限公司(08037.HK)(以下簡稱為“中生科服”)與BNCT領域的國際頭部企業住友重工、StellaPharma簽約,引進日本最先進癌癥治療技術BNCT及治療設備,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當中,順利的話預計2025年初將可以在海南正式開啟BNCT治療服務,這也是國內首個可提供硼中子俘獲療法的癌癥治療中心,屆時可滿足全國、東南亞乃至全球癌癥患者的BNCT治療需求。
BNCT是國際前沿的精準放療技術,利用能量低的中子和集成在癌細胞、組織中的硼化合物的反應,選擇性地阻擊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被稱為繼手術、傳統放療、抗癌藥物、免疫療法之后的癌癥“第五療法”,治療過程僅需30~60分鐘。
2020年,日本宣布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正式開始接收患者,首位患者在南東北BNCT研究中心接受了BNCT治療,這是硼中子俘獲療法在世界上首次正式進入臨床醫療,上市至今,在日本已治療患者近600人。據統計,自2001年至2024年3月,BNCT累計臨床試驗已經完成2000多例(包括多癌種,頭頸部腫瘤、膠質瘤、黑色素瘤,肝癌等1,2期臨床試驗)。
2024年4月18日,中生科服入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并在香港舉行了合作伙伴啟動儀式,標志著公司在大灣區及亞洲市場的戰略拓展邁出重要一步。港深創科園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憑借其地理優勢,將成為與內地創科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助于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可惠及港深創科園的合作伙伴以至整個創科界。引入硼中子俘獲療法項目,亦是港深創科園對該療法發展前景的看好。
中生科服已獲得該技術大中華區的獨家商業化權利,為公司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公司已與國內外多家頂尖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如與上海華山醫院、北大深圳醫院等建立了合作,這些合作不僅為公司的BNCT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臨床支持,同時也為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渠道。市場上也有一些保險涵蓋了硼中子治療等海外創新療法,比如水滴保聯合太平洋健康保險推出的“百萬醫療險”等新型保險產品,為更廣泛的患者群體提供了治療費用的保障。
據中國精算師協會2020年報告,我國癌癥平均治療費用高達22萬—80萬元人民幣,顯示出癌癥治療市場的巨大負擔和對新療法的潛在需求。
在國際市場上,BNCT的潛在價值巨大。美國放療腫瘤學會估計,BNCT的市場機會全球每年可達300億美元,涵蓋中子系統和靶向藥物。日本厚生省規劃,每百萬人口配備0.5套BNCT設備,總需求約70套。
國內政策支持也為BNCT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明確了大型醫用設備的規劃配置數量和準入標準,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國規劃配置大型醫用設備3645臺,這為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的擴容提供了政策支持,預計將激發醫療機構特別是中基層醫療機構的采購需求。
在進一步的政策開放方面,近日我國擬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及海南全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這一政策由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藥監局于9月8日共同發布,標志著中國在醫療領域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設立這些外資醫院的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序預計將后續發布,這將為外資在中國醫療市場的進入提供新的機會,同時也可能帶動相關醫療設備和技術的需求增加。
目前,除了頭頸部癌癥和復發性腦瘤已面向患者,BNCT技術在治療其他類別的癌癥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據了解,用于治療復發性高級別腦膜瘤的BNCT技術已經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治療復發性惡性膠質瘤的臨床試驗也已進入第三期。在未來,BNCT技術將會惠及更多種類的癌癥患者。
(責任編輯:曹言言 HA008)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