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因未對委托投資賬戶合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被責令改正并罰款30萬元。時任公司投資部負責人的張光被給予警告并處罰款7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2年《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辦法》出臺以來,監管鮮有披露有險企違反相關規定被處罰的案例。此次安聯人壽及相關責任人被罰尚屬首例。該處罰暴露出公司在委托投資管理中存在失職,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產品賠付能力與公司償付能力。和訊網發現,就在上個月,法院開庭審理了安聯人壽的合同糾紛案。2024年以來,安聯人壽被告多次,案由主要以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等為主。
而業績方面,安聯人壽近年交出的成績單也不及預期。公司財報數據顯示,“合轉外”后,公司業績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
新規后首次披露類似違規處罰案例
10月10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未對委托投資賬戶合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六十四條,責令改正,處罰款30萬元。
同時,張光(時任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對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未對委托投資賬戶合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行為負直接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七十一條,給予警告,并處罰款7萬元。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根據2022年新修訂的《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辦法》,在風險管理上,《辦法》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定期評估受托人的公司治理情況、投資管理能力、投資業績、服務質量等,跟蹤監測各類委托投資賬戶風險及合規狀況,定期出具分析報告。保險公司還應當與受托人及托管人建立信息共享、關聯交易識別、重大突發事件等溝通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委托投資管理中的相關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據媒體報道,自《辦法》出臺以來,監管鮮有披露有險企違反相關規定被處罰的案例。此次安聯人壽及相關責任人被罰尚屬首例。
公司業績與合規遇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安聯人壽總部位于上海,1999年正式開業,是中國首家由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2022年9月,安聯人壽完成股權變更登記,中信信托退出安聯人壽,德國安聯集團通過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安聯人壽100%股權。
安聯人壽“未對委托投資賬戶合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的行為,暴露出公司在委托投資管理中存在失職。此類疏忽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產品賠付能力與公司償付能力,不免讓市場對公司的管理水平與經營質量產生擔憂。
和訊網發現,就在上個月,法院開庭審理了安聯人壽的合同糾紛案。據天眼查法律訴訟信息顯示,安聯人壽因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被告,于2024年8月26日在鳳翔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另據天眼查統計,2024年1月以來,安聯人壽被告多次,案件遍及陜西、遼寧等地。從案件案由來看,主要以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等為主。
而業績方面,安聯人壽近年交出的成績單也并不及預期。安聯人壽財報數據顯示,“合轉外”后,公司業績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
2023年,安聯人壽實現營業收入68.58億元,同比減少9.3%;其中保險業務收入53.87億元,同比減少14.5%。報告期內凈利潤3.3億元,同比減少21.3%。公司已連續兩年增長率為負數。
圖片來源:Wind
市場有聲音認為,近些年,外資保險經營成效不高,業績也伴隨著市場波動而出現下行趨勢,回顧原因,既有經營水土不服,亦有戰略定位不清等問題存在,外資機構的想法往往和中國市場存在差異,需要很長的磨合過程,這對于安聯人壽而言也是如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