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共享,不設圍墻。10月22日晚,秋夜的申城,上海銀行大廈內再度奏響音樂會,飄揚起美妙歌聲。上海銀行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銀行專場音樂會”舉行。上海銀行不僅邀請了相關政府部門、機構投資者、重要客戶、合作伙伴,也請來周邊樓宇白領和市民等“共享”這場精彩演出。
“絲路遺音”,繞梁黃浦江畔
今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圍繞“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這一主線,匯集了世界頂級名家名團齊聚申城。
昨晚,哈薩克斯坦闊爾庫特民族歌舞團帶來得“絲路遺音”,在上海銀行大廈余音繞梁。
肖爾潘·庫爾甘別克作者版本下的哈薩克民間文學流派,由哈薩克斯坦闊爾庫特民族歌舞團演繹得別有風味通過巧妙創作的民間音樂,最大程度地描繪了其中的形象和美感,賦予了新的音韻。
該樂團成立于2015年,是國立模范音樂堂的一部。樂團曾受邀參演迪拜世博會、西班牙國際民俗節、歐亞國家文化交流等世界級演出,在國家民族音樂領域擁有獨立地位和風格特色。
今年的藝術節首次在上海演出項目比例超90%,彰顯出藝術節為打造具有原創引領性、品牌標識度和世界影響力的“上海平臺”“上海時間”“上海坐標”的積極作為。昨晚的這場音樂會正是藝術節為上海銀行打造的專場演出。
不設圍墻,打造“共享”舞臺
昨晚,一些陸家嘴金融核心區樓宇白領和市民也共同欣賞了上海銀行這場音樂會,共襄文化藝術盛宴。藝術節中心和上海銀行以開放的方式舉辦音樂會,就是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上海魅力和藝術魅力的交相輝映,讓“沒有圍墻”的城市藝術文化在黃浦江畔定格。
多年來,上海銀行大廈已成為藝術節的一個重要場外舞臺。在前幾屆藝術節期間,先后舉辦過電音大提琴、克羅地亞童聲合唱、愛爾蘭國家合唱團合唱等藝術節的精彩演出。上海交響樂團也在此舉辦過午間音樂會、紅色音樂會。
為助力藝術更好融入百姓生活,上海銀行始終堅持共享理念,讓主流文化藝術走進樓宇、走進社區,與廣大客戶、合作伙伴和社會公眾分享優秀藝術作品,助力共建“沒有圍墻的”城市藝術文化樂園。
金融力量,澆灌藝術“繁花”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是集聚全球一流演藝資源的文化碼頭,是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更是展現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動舞臺。上海銀行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攜手走過13載春秋。13年來,上海銀行以貼心的金融服務,用心守護文化“繁花”,實現了金融與藝術的雙向奔赴。
作為藝術節連續多年的首席合作伙伴,上海銀行設立業內首只文化藝術專項基金,并獨家冠名“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目前“扶青計劃”碩果累累,已幫助105位青年藝術家走向世界舞臺,其中15部委約作品前往1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展映,托舉其青年藝術人才的前行之夢。
“五專”服務,創新文化金融
近年來,上海銀行以數字化作為創新驅動、提升能級的核心力量,創新文化金融“五專”服務模式——建立文化金融特色支行的專門經營體制、打造一支懂文創思維的專屬服務團隊、用好一只文化藝術專項基金、推出一系列針對不同成長期文化企業的專屬產品、夯實一個文化金融服務平臺。
上海銀行人民廣場支行、廣中路支行等被認定為市文創特色支行,培育形成文化金融專業服務團隊,長期專注于服務文化行業客戶,匯聚資源、融通渠道,形成文創資源生態圈。
在探索“金融+文化”的合作創新之路上,上海銀行持續布局文化領域,已先后為《繁花》《獵冰》《不眠之夜》《時光之旅》等主流影視劇及舞臺劇送上了金融活水,深層次、多元化地服務影視產業全鏈條的金融需求。
數據顯示,上海銀行作為深耕文化產業的重要金融力量,已服務文創類企業共計3400余家,實現文創類企業貸款余額340億元。
通過“五專”服務模式,上海銀行將持續支持“上海出品”“上海創制”的文化精品力作,并進一步加深與藝術節等各方的合作,為上海加快構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高地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