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貢大安區錨定建設特色農業強區目標,以七項“堅持”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業優先”發展戰略,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黨建為舵,引領發展新航程
建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分管縣級干部督促推進,農業農村、發改等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各負其責的“領導小組+園長制”建立協調機制;成立大安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由區委副書記任管委會主任,組建園區管委會黨委,構建“園區黨委+鄉鎮黨委+村黨支部”的“1+N”黨建管理體系;成立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園區服務中心,落實在編在崗20人,專職負責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進一步做強龍頭、做大基地、做響品牌、做活銷售,促進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為加快建設特色農業強區,助力更高水平 “天府糧倉”、探索鄉村振興“川南模式” 提供有力支撐。
園區牽引,激發經濟新活力
堅持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建設特色農業強區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的示范牽引和重要支撐作用,加快肉雞、糧油等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實現“生產+加工+科技+品牌”全產業鏈開發,促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初步構建起以國家級園區為龍頭,省級園區為骨干,市區級園區為支撐,跨區域園區為羽翼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體系,打破空間壁壘,示范帶動全區農業現代化發展建設。
產業強鏈,打造發展新引擎
產業園內以黃羽肉雞、水稻為主導產業,依托自貢立華、安融集團等龍頭企業帶動,全面推行生態輪作和種養循環發展模式,推進產業鏈縱向一體發展、供應鏈內外聯動合作、加工鏈加速完善。高質量建成智慧化育秧中心,糧油烘干中心、糧油加工中心,高標準打造綠色高質高效水稻示范片,核心示范片“中稻+再生稻”兩季平均畝產達到770公斤;全力構建肉雞養殖數字化應用體系,建成肉雞交易大數據中心,信息化服務平臺、物聯網示范中心等,打造現代農業肉雞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標準化養殖棚83.37萬平方米,年出欄肉雞超2800萬羽、產值超11億元,帶動發展超10個上下游服務公司,吸納超千人就地就業。
品牌賦能,解鎖企業新密碼
牢牢把握品牌化農業發展方向,踐行“兩山理念”,聚力發展綠色農業,打造川南地區全域生態循環發展樣板,不斷擦亮肉雞、糧油品牌優勢。構建以“天賦大安”公用品牌為引領、企業與產品品牌為支撐的發展格局,新申報綠色、有機認證15個,推出“天賦大安”區域公用品牌拳頭產品8個,大安肉雞、大安大米、大安對蝦等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天花井”“長明”等品牌入選省農業品牌目錄。建立農產品“四位一體”監管保障體系,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和追溯管理制度,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產業園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100%,大安區獲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
聯農帶農,助力農業新升級
堅持以“鄉村”為核心,“富民”為根本,將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緊密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創新肉雞主導產業帶動、小微工程建設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承接產業園建設項目、財政資金量化入股到戶等,實現集體經濟和農民雙增收。分類推廣“公司+農戶”協同發展、“公司+專合社+農戶”聯動共贏、“公司+小康互助組”攜手致富、“公司+服務隊”穩崗就業“四大利益聯結機制”,以“八統一、一代養”的訂單和托管模式,將產業園農戶和脫貧戶捆綁在肉雞全產業鏈條上,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和美共建,點亮鄉村新光芒
充分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域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扎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畜禽養殖廢水治理,產業園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率和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分別達94%、100%、75%。建設全國歷史文化名鎮2個、3A級以上旅游景區6個,打造“鹽都鄉韻·和美共富”精品示范村,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示范村,發展農業主題公園、農業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獲評全省休閑農業重點縣、全省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全省鄉村振興先進區。園村一體發展建設與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要素集聚,賦能產業新動能
突出西南地區肉雞單體養殖規模最大、水稻單位面積產出水平區域領先、主導產業覆蓋全部脫貧村和脫貧群眾等優勢,高質量編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規劃、創建方案和資金使用方案。出臺《大安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區財政每年安排預算資金約1500萬元扶持產業發展。創新政銀企合作機制,出臺鄉村振興貸貼息政策,助推經營主體獲得貸款,并實現貼息補助。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引進農村緊缺型人才,培育省市區各級農業經營管理型和專業生產型人才,入選中國農技協“百強鄉土人才”,成功申報“天府峨眉計劃” 。(劉暢 何芯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