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數據,激活數據價值是當下企業都在思考的核心問題。近日,在「敏捷·創變——2024觀遠數據智能決策峰會暨產品發布會」現場,斯凱奇數據平臺負責人Lee以《斯凱奇數據平臺創新,通過場景化應用挖掘數據價值》為主題,分享了分享斯凱奇如何以目標管理與滾動追蹤為核心,實現庫存管理及滾動預測,并介紹了數據平臺建設5年的發展歷程。
鞋服行業庫存管理及滾動預測追蹤挑戰
在鞋服行業,庫存管理對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產品從研發設計到生產準備,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時間周期較長。庫存若能成功銷售,便轉化為企業價值,否則商品過季,可能不再流行,將成為成本負擔。
庫存管理是鞋服行業的核心內容,需要通過精細化的數據分析和策略調整,以確保庫存的健康流轉和企業的財務健康。在傳統的庫存滾動預測流程中,有一些挑戰:
數據整合流程耗時長:每個月,庫存管理部門從不同來源獲取數據,包括銷售目標、訂單、庫存數據以及OTB計劃,整合這些數據通常需要15到20天才能完成報告。
目標版本多且顆粒度不足:一年中可能會有六七個銷售目標版本,包括年初和每個季度的預估版本。這些版本不僅多,而且細節不夠精細。目前的目標可能已經細化到單店,但對于整體業務的指導性仍然不足。
目標拆分邏輯復雜:為了更好地指導實際決策,不僅需要知道年底的總庫存量,還需要了解不同品類、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庫存分布。這樣的細分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地進行業務決策。要實現這種細分,就需要將目標進一步拆分到各個細分品類中。這個過程涉及到大量的運算步驟和數據處理,對現有系統來說是一個挑戰。
以目標管理、滾動追蹤為核心,斯凱奇實現滾動庫存計劃
為解決庫存管理的挑戰,斯凱奇制定了一個包含兩個核心內容的方案:目標管理,包括多版本目標管理、目標拆分以及拆分結果后的分析。同時,利用觀遠平臺進行滾動追蹤,以分析當前庫存和預估未來庫存。
首先通過觀遠的DP系統來實現目標拆分。觀遠平臺允許定制模板、導入數據、計算參考值、提交基因子以及進行校驗和提醒。基于這些功能,斯凱奇招DP系統中構建了財務計劃,將單店目標轉化為OTB(Open-to-Buy),再通過退貨和折扣轉化為SI(庫存投資),并根據不同品類、商品類別、年齡和品類占比進行細分。這個過程涉及大量數據運算,但觀遠平臺能夠利用過去兩年的歷史數據作為參考,使業務同事能夠直接引用并調整這些參考值。
目標拆分完成后,得到了單店和不同品類的細分目標。然后結合OTB計劃、退貨預估和銷售庫存到貨計劃,就能預估未來的庫存。此外,可以加入銷售達成率和OTB參數設置等參數,以方便地預估年末庫存和庫銷比,以及不同渠道和品類的情況。通過這種方式,斯凱奇能夠更精確地管理庫存,優化銷售策略,并為未來的采購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通過以上數據應用,斯凱奇實現了顯著的成果:
從時效性角度來看,原本需要近20天才能完成的報表,現在每個月的六七號就能自動生成,提前了10-15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數據一致性方面,成功實現了各部門數據的統一,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數據呈現方式上,過去主要依賴PPT來查看數據,現在能夠在觀遠平臺上進行交互式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持與參考。
數據能力建設關鍵要素:業務、技術與團隊
斯凱奇將目標管理與滾動追蹤作為核心策略,成功實現滾動庫存計劃。其成功關鍵在于構建的底層數據能力。數據能力建設不僅是實現數據應用的核心,也是推動斯凱奇庫存管理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斯凱奇總結了三大數據能力建設關鍵要素:
業務層面:識別優先應用場景,快速落地,體現價值。
技術層面:選擇和搭建合適的技術與平臺,合理投入。
團隊層面:持續數據營運和創新,確保平臺運營。
業務:識別優先應用場景,快速落地,體現價值
在業務層面推進數據應用時,可以從業務成熟度和價值創造兩個維度確定場景的優先級。此時,需要識別并優先考慮那些既成熟又具有高價值的應用場景,這樣的場景不僅變化較小,而且能夠讓業務部門快速看到其價值。
確定了優先場景后,要結合現有的數據基礎和技術水平來考慮如何快速實現這些場景。想象有三個相互重疊的圓圈:業務場景、數據基礎和技術能力。在這些重疊區域,可以迅速推進項目。如果某個業務場景缺乏技術支持,那么就需要優先提升技術能力。相反,如果場景和技術能力都具備,就需要尋找或生成所需的數據資源。
技術:選擇合適的技術和平臺,合理投入
技術上要基于業務場景需要構建和完善數據平臺能力,避免一味追求功能全面而龐大的數據平臺。構建功能全面繁多的平臺,在BI領域可能導致初期投入過高,而價值回報卻不明顯,從而帶來推進阻力。因此,建議基于具體的業務場景來構建和完善數據平臺的能力。
數據平臺并非單一的軟件套件,而是由各種軟件和一些開源技術組合而成的平臺。可以將其想象成一個生產車間,其中包含不同的生產線。業務場景相當于需要生產的數據產品,而構建這些產品則需要相應的生產線。通過模塊化的方式,可以靈活地擴展和調整生產線,以適應不同的業務需求。
團隊:持續數據營運和創新,確保數據準確性
在數據平臺的持續運營方面,需要認識到建設過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這其中又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需要建立敏捷復合型團隊。團隊成員需要具備業務、數據和技術的全面知識。雖然不必比業務部門更深入了解具體業務運作,但在廣度上,團隊成員應能夠跨越不同業務模塊,吸取經驗并應用于其他領域。例如,團隊成員可能同時涉及財務、供應鏈、人力資源、商品等多個模塊,通過這種跨領域的經驗積累,可以在不同業務板塊之間分享和應用知識。
二要以敏捷的方式進行數據治理。企業不可能等到所有信息化建設完成后才開始BI工作,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面啟動數據治理項目,因為這將涉及巨大的投入,且在數據價值未顯現之前,企業內部可能不會重視數據質量問題。因此,建議采用敏捷的方式進行數據治理,即“以用代治”。
從報表到數據平臺,斯凱奇5年建設經驗
聚集了“業務、技術、團隊”三個關鍵點后,斯凱奇目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大數據平臺”,概括整個建設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報表系統階段:這個階段并沒有一個專門的數據倉庫。主要依賴于Oracle數據庫,通過存儲過程來生成報表,尤其是中國式報表,但缺乏數據建模和處理。
數據倉庫階段:開始構建數據倉庫,整合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并進行處理,使用了Kettle這一開源數據集成工具,以及Azkaban進行調度和監控。
大數據平臺階段: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長,需要將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遷移到大數據平臺。因此,斯凱奇將Oracle數據庫遷移到了Hadoop平臺,并基于觀遠開發了移動端、儀表盤和自助分析大屏應用。此外,我們還建立了數據門戶,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數據訪問入口。
未來,斯凱奇也不會追求一個功能全面而龐大的數據平臺,而是根據實際需求添加不同的組件。例如,開發實時數據處理功能,建立門店和商品標簽等應用,以增強平臺的功能;基于Dataops概念構建開發管控一體化平臺,以解決數據平臺的管理問題和提高開發效率;通過AIGC為用戶提供幫助,比如定義指標、解釋數據來源等,以提升用戶體驗和數據的可用性。
斯凱奇與觀遠數據的合作正不斷深化,雙方將繼續探索數據應用的新領域,聚焦業務價值,利用數據驅動的敏捷經營能力,共同探索“讓業務用起來”的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